自從微信進入我們大家的生活以后,朋友圈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娛樂項目,很多人一刷就能刷上一整天,對身邊人的八卦故事津津樂道,甚至很多人都喜歡通過朋友圈來“判定”朋友最近的狀態。
自從微信進入我們大家的生活以后,朋友圈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娛樂項目,很多人一刷就能刷上一整天,對身邊人的八卦故事津津樂道,甚至很多人都喜歡通過朋友圈來“判定”朋友*近的狀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總有一些朋友,特別有一些男性朋友,從來都不發朋友圈,還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成僅三天可見,有的甚至直接隱身不見,從朋友圈里,消失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如此排斥朋友圈呢?
01 朋友圈里大多靠“點贊”交朋友,這是一種敷衍,算不上真朋友
男人通常比女人更理性,很多時候,他們清楚朋友圈里面的很多人,其實從頭到尾,都談不上是朋友。如果不是他偶爾在你朋友圈點個贊,你可能都會忘記有這個人。比如,你在辦事、買東西、朋友聚會時,可能都會加一些人,但你不能說自己加了很多人,和這些人大家就是好朋友了。我曾經為了租房,加過不少房屋中介和房東,然后就忘了這件事。有一次,我發了條感慨房價上漲過快的朋友圈,有個陌生頭像點了個贊,我才開始回想,這是什么人啊,怎么這么陌生.于是我一探究竟,點進了他的朋友圈,看到這人朋友圈中各種租房的廣告后,我才想到了和他曾經的交集。其實,我和這個人根本就不是朋友,但我們都出沒在彼此的私人領地,用點贊來溝通。這么交朋友,我覺得實在是敷衍。我們享受到了微信帶給我們的社交廣度,卻失去了社交所能抵達的深度。我們的點贊之交會很多,但能直接打電話過去聊天的人,幾乎沒有。
02 朋友圈中的真朋友少,大多是“僵尸好友”
前公司有個同事,張哥,有一次他家人生病,急需用錢,那段時間,他經常晚上在醫院守夜,整個人弄得精疲力盡,白天就到處找人借錢,先是把我們公司所有人借了遍,還是不夠,然后就在朋友圈里面去找人借。
可是,他朋友圈都快發爛了,不僅沒借到錢,連個問候的人也沒幾個,平時比較要好的朋友們,有幾個在準備考研,有幾個在忙工作,而其它更多的人都像是隱形人一樣,他看著朋友圈里平時那么多人發著好看的照片、寫著有詩意的句子,曬著精致的美食,好像一派熱鬧的樣子,但能點進去聊一聊的人,都沒有,更不用說能給自己雪中送炭了。一想到朋友圈里沒朋友,張哥那段時間,經常心酸得掉眼淚,一個大男人真不容易啊,不過他也突然意識到,好友數字根本就代表不了什么。我10個,你300個,他800個,其實大家的朋友圈都沒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張哥告訴我們,他的微信通訊錄一共有380位聯系人,去掉工作關系,時常聯系的就只有幾個人:父母、表弟、表妹,剩下就兩個同學和兩個發小而已。
即便算上工作的同事,也不過20多人,也就是說,張哥的“活躍好友”只占了總數的一個零頭。而剩下的300多個,都是“僵尸好友”。張哥從此也不再發任何朋友圈了,他總是說,朋友圈里很多人都算不上朋友,取悅別人不如多提升自己。
03 男人的虛榮心小,不喜歡炫耀
謙虛的人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虛榮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而得到的虛無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
大家可以看一下你的朋友圈,隨隨便便刷一下,是不是會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在各種曬?有的在曬美食,有的在曬生活,有的在曬恩愛,還有的在炫耀名車、名包(雖然可能是借的)總之,一切的一切,都跟炫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很多男人,他們天生并沒有虛榮的基因,他們不喜歡炫耀,不喜歡博取別人的同情。很多男人的工作都比女人辛苦,每天忙忙碌碌,連休息的時間可能都有限,根本沒有精力再去攢出一條“體面”的朋友圈,也不想插播自己很“喪”的心情,更不會刻意去樹一個“端著”的人設,精心準備半天來發表一言一行。他們更多的人,會選擇閉嘴。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男人更多的只會默默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換取*實實在在的成功和幸福,對于發朋友圈這件事情來說,他們幾乎從來不做。
04 工作讓人身不由己,朋友圈**不讓老板和同事看到
很多人的微信里加了不少同事、領導、合作方的人,有的朋友在公司職位很特殊,比如是做管理崗的,不僅要協調和調動自己部門的各員工,還要和公司其它各個部門打交道,因此他們的朋友圈里人很雜。這么多人共事,工作難免會和同事或領導產生一些摩擦,自己心里可能會有不舒服的時候,本來想著發朋友圈,是想和朋友們吐槽一下,結果朋友圈里人多眼雜的,自己的個人情緒,都被同事和領導看到了,結果不僅鬧得更不愉快,還會影響自己的升職加薪。所以,與其發朋友圈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那不如不發,朋友圈**還是不讓老板和同事看到為好。
05 男人普遍都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個人都要有優先級意識,你只有把精力專注在少數幾件*重要的事情上,不去操心一大堆無關緊要的細節,我們才能把我們的價值**化,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前公司有位很年輕的CEO,李總,他每天的工作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早上天不亮,四五點就要起床,一直到晚上9點才下班,其中間的所有事情都是提前預定好了的。有時候即使9點下班,還要去參加各種應酬。有一次公司聚會,李總給我們展示了他微信里面的聯系人,密密麻麻的有幾百個,但是,這些聯系人都是他業務上的合伙人、供應商、中級干部,甚至是一些外派的下屬。
然而李總告訴我們,微信對他來說,就只是一個社交工具而已,就像是我們以前用的電話一樣,只有有事情的時候,才會發個語音或打個電話,或者簡單地打幾個字約一下時間。每次他只要在家,也會擔起全職奶爸的角色,不僅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而且家里面做飯打掃衛生的活也都是他在做在李總看來,壓根兒就沒想過用微信發個狀態,或者發個心情在朋友圈來表現自己,因為自己的狀態和心情都很明確,就是為了事業和家庭在打拼和忙碌。總之,我們真的沒有必要,為了證明自己 " 過得很好 " ,而拼命為自己的生活貼上標簽,拼命把自己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只顧維護朋友圈里的虛假形象,只會把*真實的自己弄丟。**的人生,是你在真實生活里經營出來的,而不是朋友圈里的幾張精修照片。朋友圈只是生活里極其微小的存在,它不會,也不應該主導我們的人生,而擁有一個干凈、理性、真實的朋友圈,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和變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