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和華為云合作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中國前20大互聯網公司中有16家選擇了華為云服務,娛樂互動公司前十中有六家選擇了華為云。這是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前幾天與筆者對話時,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點。沒想到一個在業界人眼中跟互聯網不太相關的企
“目前,來和華為云合作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中國前20大互聯網公司中有16家選擇了華為云服務,娛樂互動公司前十中有六家選擇了華為云。”這是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前幾天與筆者對話時,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點。沒想到一個在業界人眼中跟互聯網不太相關的企業,目前在互聯網市場上,已經做的風生水起。
2018年11月,洪方明從西安來到北京,擔任華為云中國區總裁,便知道華為云想要發展,互聯網是必須攻下的陣地。2018年,是華為云“重新起步”的時候。在2010年便提出“云帆計劃”布局云計算的華為,業務公開發力卻是在七年之后。不過,短短兩年多時間里,華為云便收獲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成績:據Gartner發布的**《Market Share: IT Services, Worldwide 2019》研究報告,華為云在中國IaaS市場排名上升至第三,在全球位居第六,與阿里和騰訊一起,成為中國云計算領域*重要的玩家。
但向互聯網這塊陣地發起總攻,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要做云服務,必須拿下互聯網,這幾乎是行業里的共識。邏輯很容易理解,互聯網公司天然是數字化企業,而數字化企業總需要服務器去承載業務,在以前,公司需要自己購買或者租借服務器,現在,則需要在幾個云服務商里做出選擇。提供云服務的公司都赫赫有名,阿里、騰訊都將云服務作為自己未來的戰略重心,而他們自身也是互聯網公司。兩大巨頭競爭多年,不但自身建立了龐大的業務版圖,還以投資、收購、業務合作等方式,延伸著自己的控制能力。然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階級固化后,是更多的互聯網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競爭環境,以及企業依然要生存壯大的事實。一個現象是,隨著5G時代的來臨,互聯網前進的核心驅動力已經不僅僅是資本,更多的是業務創新、技術創新。而這恰恰給擁有云、AI、5G全棧技術能力的華為云,提供了一個**的機遇。
互聯網擁有原生數字化屬性,是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的先鋒,但也因此,他們涉足的往往是無人區,面臨更多的生存挑戰。洪方明說,“整個互聯網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息息相關,互聯網創新的核心基于無線技術、移動技術的發展,3G、4G、5G的發展,是促進互聯網繁榮*基礎的源動力。”洪方明首先選擇與數字內容廠商合作,因為在一眾互聯網公司里,他們是“極具創新”的一波。數字內容公司也在不斷擴展新的業務形態。*近一段時間,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成了風口,不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還是淘寶、京東等電商公司,都上線了直播帶貨功能,上到總裁帶貨,廣到各地農產品上直播,有效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影響力越來越大,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對云服務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除此之外,高清視頻、直播的方向是為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今年的疫情催化了在線教育以及在線醫療的發展,但這對云端計算能力和網絡傳輸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同時,疫情也帶來了在線游戲的爆發。但是,游戲行業固有的痛點比如游戲需要下載才能玩,而好的游戲下載包往往特別大;高質量的游戲體驗,對終端要求也高,3A大作往往只供給到主機平臺,資源成了孤島。當問題集中出現,便是變革產生的時候。5G將帶來這些行業痛點的解決方案。5G具有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海量連接等優勢。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只是下載更快、視頻更清晰,但對于整個行業而言,5G+云+AI將引起諸多質變。比如,超清視頻等技術在教育、娛樂等產業提供實時應用場景;車聯網、無人駕駛、增強現實、機器人等技術在出行、制造、醫療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技術聚變將加速物聯網產業走向成熟,帶領各行各業走入萬物互聯時代。
“4G改變生活……5G改變行業、改變世界。”洪方明說。改變已經在發生。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6月3日,網易與華為正式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就新技術和生態進行深度合作,為以《逆水寒》為代表的網易游戲的“云”端新展示進行了探究。網易作為中國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攜手擁有強大研發和綜合技術能力的華為,結合雙方優勢,共同推進新型技術在游戲、音樂、教育等領域的研發與應用,達成了1+1>2的戰略互贏,這很可能給行業帶來一次劇變。
業內普遍認為,或許在單一的公有云領域,華為云未必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但在云、邊、端的綜合能力上,在5G、云和AI的結合上,華為是當之無愧的頭號玩家。“5G云游戲、云手機,以及AI直播、超高清4K/8K視頻和VR課程、沉浸式教學等方案,華為云都走在*前面。”洪方明說。
5G帶來的變革仍然被普遍低估。首先,從商業的視角看,“5G”不應僅僅理解為網絡技術本身,而是其他更多前沿數字技術大規模商用的加速器,從而開啟了“產業再造”的新時代。每次產業再造,總要伴隨權力交接,老玩家退場,新玩家崛起。凱魯亞克說,“我們非去不可,在到達之前,永不停止。”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創新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命運。如果不去變革,不擁抱變化,那么在瞬息萬變的市場里,落后甚至淘汰是大概率事件。
但好在,互聯網公司并非孤軍奮戰。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至關重要,這也是華為云在互聯網行業備受青睞的秘密。今年3月,三七互娛與華為云聯手舉辦業內首場云游戲線上發布會,三七互娛基于華為云鯤鵬云服務發布了**云游戲聯創新品《永恒紀元》。對此,三七互娛副總裁朱懷敏說,“對云游戲來說,流暢的體驗感非常重要,一是網絡本身的流暢度,二是在云端的流暢度。我覺得在國內同時在做并有能力把這兩個事情做好的,華為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般看來,華為云的優勢,在于技術上的儲備。
這是實情。在5G領域,華為的優勢已經無需多說;在云領域,根據*近的報告,華為云的份額也已經做到了中國的第二位;而且,華為在芯片層面有長期的積累,“鯤鵬+昇騰”的計算雙引擎創新地滿足了通用計算和AI計算的需求。
技術優勢使得華為云可以靈活應對各類場景,為互聯網公司多樣的需求提供**的解決方案。洪方明說,曾經有個問題,業內普遍認為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但華為云只用了三個月,便交付給了客戶。技術優勢也體現在華為云給客戶帶來的降本增效能力上,基于芯、云、邊、端等多項技術的融合,華為云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的TCO降低40%,讓企業可以將更多資金,投入到商業運營中,助力其業務創新。但在洪方明看來,華為云*核心的優勢,是“以客戶為中心”。助力客戶商業成功是公司對華為運營商團隊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華為云也將客戶與伙伴的成功融入到華為云團隊日常業務拓展中。洪方明在陜西的時候,業務考核標準除了銷售額、利潤等財務指標之外,還有一條很重要——客戶是否成功。如果客戶不成功,如果客戶沒有發展,那么他們推廣的技術和服務便不能算成功。瞬玩自2019年和華為開展合作以來,公司規模從初創的幾個人到現在的近百人,公司的云互動業務場景也在不斷成熟壯大。依靠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瞬玩科技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搭建了完善的Iaas和Paas技術架構體系,基于華為云鯤鵬云技術,雙方聯合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云交互解決方案,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客戶對云交互場景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游戲直播互動、云視頻社交、遠程醫療會診等一系列互動場景。以遠程醫療會診為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醫生、專家都可以基于同一個屏幕實現多人異地實時會診,不但可以同步展示醫療信息,更能夠對醫學影像文件進行實時標注等操作。除此之外,在遠程手術場景下,瞬玩云服務解決方案還可以提供高清度、低遲延的視頻直播,解決技術難題,幫助醫療活動精確**推進。
華為云支持瞬玩科技打造三大場景,玩轉云交互“華為的各個業務能夠發展到今天,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滿意度作為我們未來發展*核心的指標。客戶滿意度能夠成為**,也是未來持續發展重要的條件。”洪方明表示。
正是在“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基礎上,華為云將自己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關系,定位為“共創”。“面向互聯網,華為云的使命是使能行業,助力或者攜手互聯網企業一起創新,**限度的釋放其生產力,而不是顛覆。”洪方明表示。為了落實這一理念,華為云建立了5G+X聯創營。這是華為云與客戶和第三方伙伴等高端交流的平臺,圍繞“云+AI+5G+X”等新興技術,和5G 游戲、智慧融媒體、在線教育、智慧電商、5G 直播、鯤鵬 + 昇騰及云邊端深度協同等領域聯合創新,實現解決方案的落地。掌門教育參與了聯創營。先前,掌門教育的業務部署在一朵云上,存在業務冗余性風險,并且算法開發人員需要自己搭建開發測試環境,自己做運維監控,無法聚焦在算法開發上。華為云提供了基于多云架構的部署方案,提升客戶業務的安全冗余性。同時,掌門教育基于華為云AI開發平臺ModelArts提供優質的算法工具,為掌門在教學AI分析等領域提供更智能的千人千面教學。
“5G+X”聯創營合作伙伴將得到華為云提供的專業技術支持,與華為云進行深度技術預集成,聯合面向市場發布(云+AI+5G+X)解決方案。同時,針對每個特定的互聯網垂直領域,華為云與合作伙伴將攜手定義技術架構,聯合指定典型的E2E參考架構基線。5G時代,技術融合產生的新裂變將創造大量新體驗、新應用、新產業,但這個過程鏈條長、涉及面廣,需要產業鏈共同努力才能推動5G繁榮。為此,華為云5G+X聯創營也聯合了華為iLab、OpenLab、XLabs等實驗室能力,加速與伙伴的創新場景商業落地,加速5G生態。
此外,華為云還將開辟“創新專區”,幫助互聯網伙伴將其業務系統或創新開發環境,聯接到華為云創新專區,使得“線上創新”成為可能。而在鯤鵬+昇騰生態以及5G+邊緣等方面,華為云為伙伴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伙伴開展廣泛的交叉兼容性驗證及性能穩定性優化。瞬玩高管認為,5G+X聯創營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方案,還有全局助力。“創新產品一般都需要進行市場宣傳和教育市場,對于我們小型創業公司來說,華為強大的技術、生態和品牌資源能力,給予生態伙伴更多的***支持。”
2020年,華為將投入1億專項資金,幫助伙伴做云化轉型與創新,會在**范圍內推廣AI伙伴計劃,以及5G+X創新應用伙伴計劃,希望在當前“5G+AI+云”技術大潮中,與伙伴共同創新發展。今年5月1日,造夢科技上線國內**商用的5G云VR平臺夢境VR,首批上線三十款VR游戲,帶來了與以往相比煥然一新的VR體驗。這背后,就來自5G+X聯創營之造夢科技和華為云的聯合創新。造夢科技CTO劉東升透露,在CloudVR產品開發階段,遇到了時延優化、黑邊問題、網絡適配問題、云端渲染等瓶頸,在雙方并肩作戰一年半的時間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例如,在時延優化上,雙方進行了編碼效率的聯合開發,從提升整個編碼效率層面拉低時延。
“共創”思維背后的另一面,是華為云業務中立、足夠開放。
當代互聯網,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在商業下半場中,很多企業的業務競爭又很難避開巨頭的壓力,因此諸如游戲、電商、金融、資訊等行業的公司在選擇公有云服務時,對于中立的公司,會有傾向。互聯網巨頭可能有地盤之爭,但對于華為而言,過去是賣基礎的硬件IT設施,現在則是將客戶消費的IT基礎設施以服務的形式提供,本質并未發生改變,它依舊中立,并強調數據主權。 2020年是行業轉折性技術的歷史交匯,推動智能進入新的發展拐點。AI讓網絡和邊緣更智能,5G和邊緣讓AI無處不在,AI和5G讓邊緣解鎖新機遇。AI,5G,智能邊緣的三方匯合,創造了智能技術飛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條件。隨著“新基建”進入快車道,各產業也進入數字化轉型的提速期。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于數字基礎設施,比如5G、云、AI、數據中心、IoT,它們是數字化的“鋼筋水泥”。對于華為云而言,這是完成躍遷的機會,而它的躍遷,也將和互聯網行業一起,跨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