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通訊軟件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了,從全球范圍看,雖然各類即時通訊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真正能留在消費者手機中的卻鳳毛麟角,本文將主要對比美國版微信WhatsApp、日本版微信Line以及俄羅斯版微信Telegram的主要盈利模式。 美國微信WhatsA
即時通訊軟件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了,從全球范圍看,雖然各類即時通訊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真正能留在消費者手機中的卻鳳毛麟角,本文將主要對比美國版微信WhatsApp、日本版微信Line以及俄羅斯版微信Telegram的主要盈利模式。
美國微信WhatsApp:拒絕廣告,賺B端的錢 2009年,Jan Koum和Brian Acton開發了一款用于“狀態更新的App”,并將之命名為“WhatsApp”。當這個軟件升級到2.0的時候,也就真正開始了其作為即時通訊軟件的生涯。作為一個擁有16億月活(MAU)用戶的超級App,網絡效應早已經形成,但是如何賺錢成了問題——因為其開發者鮮明地表達了拒絕通過廣告賺錢的邏輯。
按照WhatsApp開發者的觀點,他們希望能為用戶創造一個即時通訊平臺,而不是為企業創造一個放廣告的平臺。于是,起先的邏輯是收取每個用戶每年1美元的訂閱費。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及WhatsApp的融資歷程了:它的**輪融資來自5位前雅虎的朋友,總額為25萬美元;而它的第二輪和第三輪投資者就值得一說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Sequoia Capital,總額6000萬美元(2011年800萬美元,2013年5200萬美元)。
這些融資基本就負擔了WhatsApp公司的所有開銷,考慮到運營這個項目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事實上,主要的開銷是向用戶發送驗證碼,所以WhatsApp取消了向C端收取1美元/年訂閱費的做法。
之后,當WhatsApp再次進入視野的時候,就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收購WhatsApp了:在追逐WhatsApp長達2年之后,2014年2月,Facebook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而創始人Jan Koum也得以加入Facebook董事會。
收購之后,WhatsApp的價值就顯現了:Facebook不僅將之視為一個用戶數據的“留量池”,更將之納入自己的生態體系。
Facebook推出了WhatsApp Business Application,也就是商業版WhatsApp,這樣企業就可以在上面建立自己的官方檔案,并得到系統認證。在檔案中,這些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網站鏈接、Facebook主頁鏈接掛上去,甚至可以將他們的座機號連在WhatsApp中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目前,商業版WhatsApp對于企業來說依然免費,WhatsApp是通過商業API賺錢。
WhatsApp商業API可以把WhatsApp和企業的系統進行整合,通過通知讓企業和消費者接觸。為了避免垃圾信息,WhatsApp限制了企業發送消息的能力,只有消費者首先聯系了公司以后,公司才可以聯系消費者(這點和微信的公眾平臺非常相似),不過API也可以幫助企業向消費者發送送貨確認、活動門票等,目前WhatsApp的商業API已經和Booking.com等客戶進行了深度合作。
至于WhatsApp如何通過API賺錢,那就很有趣了,WhatsApp向回復緩慢的企業收取費用。正常情況下,當消費者聯系企業后,企業可以在24小時內回復,這是免費的;但是時間一旦超過24小時,此時API就會收費,其費用是固定的,根據**有所不同。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特別蠢的收費邏輯,但是對于那種百萬級用戶的企業來說,這就卡住了咽喉:一個訂票網站怎么可能同時處理百萬級用戶的咨詢呢?所以這個需求是確實存在的。此外,在印度,WhatsApp還有支付功能,這可能幫助WhatsApp成為當地用戶**的“寄錢App”——就像Venm一樣,這也可以成為未來的盈利點。在F8大會上,扎克伯格也提到了這一點,未來他將把WhatsApp的支付功能拓展到更多**,這對于希望從WhatsApp的網絡效應中賺錢的商家,有極大吸引力。
至于盈利數據,WhatsApp目前沒有公開過財報,來自福布斯(Forbes)的估算顯示,其年收入約50億美元,ARPU在2020年可以達到4美元。
日本微信Line:廣告為生,內容為輔
在亞洲,Line主要流行于日本、泰國、印尼和中國臺灣地區,該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于2016年7月同時在日本、美國的紐約證交所上市,其主要股東是韓國搜索引擎巨頭Naver。
從Line的財報看,2019年4季度(財年截止于2019年12月31日)它的營業收入達到608億日元,同比增長8.6%,按照地區劃分,71%的收入來自日本,29%來自海外。同期,其在日本的MAU同比增加5.1%,季度MAU達到1.64億,同時DAU/MAU也達到了79%,也證明了Line的用戶活躍度。從收入角度看,Line共有3個核心收入源,按營收占比,**是廣告(55.4%),第二是交流/內容/其他(29.8%),第三是戰略業務(14.8%)。
在廣告方面,Line主要是展示廣告(Display Ads)和賬號廣告(Account Ads),二者占總廣告收入的93.2%,而展示廣告收入同比增長達到65.4%。考慮到Line為各類商家提供大量廣告服務,這個成為核心收入源也就十分正常了。
Line的第二大收入源是交流/內容/其他,這部分收入比較穩定,占比超過一半的是內容部分,分別是音樂業務Line Music和漫畫業務Line Manga,目前音樂業務同比增長超過40%,漫畫業務也有20.1%。
繼續往下挖一層,值得一提的是兩點,**點是Line的內容業務,這一部分可以簡要稱之為“貼紙、壁紙”。用戶可以在“主題商店”和“貼圖商店”中充值“Line積分”購買壁紙和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