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正值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全國網信普法進江西系列活動之江西網信普法一堂課在中國江西網全媒體演播中心開講。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海寶作為受邀嘉賓,為現場省內主流新聞網站的傳媒工作者和廣大網民上了一堂網信普法課。 張海寶表示,普
今年12月4日正值第六個**憲法日,“**網信普法進江西”系列活動之“江西網信普法一堂課”在中國江西網全媒體演播中心開講。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海寶作為受邀嘉賓,為現場省內主流新聞網站的傳媒工作者和廣大網民上了一堂“網信普法課”。
張海寶表示,普通公眾在遇到危害互聯網安全行為時,可以向網信主管單位舉報,此外,江西省互聯網辦公室、省公安廳和省通信管理局聯合設立了“江西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也可以接受公眾關于互聯網違法方面的舉報。
針對近期媒體曝光的網絡平臺販賣人臉事件,張海寶指出,為防范網絡違法犯罪,網絡產品、服務的提供者應當學習網信方面的法律法規,對違法犯罪后果做一定的了解;同時,應聘請法律顧問,對是否違法犯罪難以判斷時,多聽聽法律顧問的意見;此外,還應樹立并不斷強化尊重用戶信息隱私的經營意識,因為大多數違法行為都是從不尊重用戶信息隱私開始的。
保護個人信息隱私從日常做起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已經離不開網絡。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確保信息完全隱私是難以做到的,只能通過一些有意識的行為來降低被公開泄露的風險。”張海寶提出,網民在使用互聯網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在正規、大型的軟件應用平臺上下載軟件或者app,比如華為應用市場,軟件要上這些平臺本身就要經過審查的,有基礎的安全保障;二是減少非必要使用行為,簡單來說就是不是一定要用的軟件盡量不下載、不注冊,因為注冊是要提供較為詳細的個人信息的,每增加一次注冊行為,實際上都是增加一層風險;三是合理設置密碼,避免密碼過于簡單,以及在多平臺使用同一密碼等不安全行為;四是一旦發現信息被泄露,在可以確定泄露的源的情況下,一定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起訴、向主管部門投訴等維權措施,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有利于社會公眾。
互聯網工作者應承擔起自身責任義務
為促進網信工作的開展,互聯網工作者還應承擔起自身責任義務。張海寶表示,在網絡虛擬社會參與者越來越多的當下,互聯網工作者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網絡技術問題,還必須考慮網絡安全問題,必須牢牢樹立維護系統安全與維護用戶信息安全的思想意識。
“互聯網工作者應積極學習網絡相關法律法規,對法律法規允許和禁止的行為做到心里有數,避免無意識違法;同時,應主動接受監管“,張海寶認為,監管雖然會給網信工作帶來壓力,但也是倒逼完善安全措施的很好契機;此外,互聯網平臺還應在技術上不斷升級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