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用平板電腦上課、做作業,我的知識點鞏固得更扎實了,學習變得輕松了不少!24日下午,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初二學生陳劼這樣說道。陳劼和他的同學們剛剛結束一節數學課的學習,數學老師施凌燕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將定制化的習題推送到孩子們各自的
自從用平板電腦上課、做作業,我的知識點鞏固得更扎實了,學習變得輕松了不少!”24日下午,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初二學生陳劼這樣說道。陳劼和他的同學們剛剛結束一節數學課的學習,數學老師施凌燕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將定制化的習題推送到孩子們各自的平板電腦上,幫助他們完成了單元課程的復習和鞏固。
在課堂上,授課教師在線講解知識點、分發習題,學生則通過平板電腦終端接收習題、在線答題。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實時測算學生答題情況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給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每隔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教學平臺還會自動為每個孩子生成錯題集,匹配適合孩子的拓展訓練。
“系統自動生成的錯題集真的給了我很大幫助,從前自己整理錯題集不僅浪費時間,內容也不夠清晰,而現在不僅省去了自己整理的時間,還能得到更有針對性的練習,大大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陳劼說。
在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這樣的教學方式早已成為一種常態。該校自2016年起啟動智慧校園建設,自啟動之初,校長葉旭山的想法就很堅定:“要讓智慧課堂走向常態化,而不是應付參觀檢查的‘噱頭’。”
為了實現這個“常態化”,學校在南京市電教館的支持下,號召孩子們帶著平板電腦走進教室。“在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之前,我們首先征求了孩子和家長們的意見。考慮到可能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購買平板電腦,我們還事先購買了一批平板電腦備用,如果沒有能力或者不愿意自行購買設備的話也可以申請使用學校提供的平板。” 南京市電教館項目管理中心主任沈瑩說。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現在,“帶著平板進教室”已經在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實現了全覆蓋。而在課堂之余,學校也積極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校園管理模式。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基于物聯網的綠化帶長勢正旺。這些綠植不用人工澆水,而是由埋在土壤中的探測器根據溫度濕度自動澆水;在每個班級的門口都有一個電子班牌,師生可以隨時通過班牌查看到班級課程表、衛生評比情況等日常信息,各科老師也可以通過刷卡驗證進入系統,進行相關項目的打分。在這個校園里,已然形成了一個新型的、可生長的智慧教學生態圈。
更可貴的是,互聯網在教學中的運用已經給學生的學習成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與幾年前我教的學生相比,接受‘平板教學’的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更快、學習效率更高、考試成績更好。”施凌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