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5日,美國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一時間各種對華為的打擊接踵而至,特朗普的種種決定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而在一個多月之后的6月29日,在G20峰會閉幕后的記者會上,特朗普卻親口說出美國企業可以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前后相隔不過二個月,特
在5月15日,美國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一時間各種對華為的打擊接踵而至,特朗普的種種決定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而在一個多月之后的6月29日,在G20峰會閉幕后的記者會上,特朗普卻親口說出“美國企業可以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前后相隔不過二個月,特朗普的態度為何發生這么大的改變?是因為其“善心大發”,發現華為還不錯,所以才允許供貨,還是他在G20峰會上談成了什么重要的條件呢?
特朗普的這種行為或許并不是在出手“幫”華為,而是借宣告之機來“救”他自己罷了。眾所周知,在美國宣布對華為發布“禁令”后,ARM公司、谷歌、微軟等等就相繼宣布斷供了華為,本以為可以一舉對華為造成重創,那么美國等來的是什么呢?
1.華為宣布可以在ARM v8的架構上自研結構;
2.華為宣布自研系統鴻蒙即將出世;
3.鴻蒙可以打通手機、電腦系統,并且讓他們處于一體化。
這就表明中國的華為公司就算沒有了美國的相應技術支持,自己也能獨立起來,而這是美國公司所不愿意看到的。此前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主席John Neuffer就擔憂如果美國拒**華為出口芯片,那么將會加快中國公司自研芯片的技術,推動中國科技更快的發展,從而在以后主導起芯片以及半導體的研發市場。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其次在特朗普宣布斷供華為之后,美國的數家科技巨頭包括谷歌、博通、美光等都在偷偷的抓住禁令的“漏洞”只為恢復向華為供貨。
因為在宣布斷絕與華為合作后,這幾家巨頭的股價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下跌,而在美光承認向華為公司繼續供貨之后,其股價在收盤時暴漲了10%,這說明美國公司在利益方面已經離不開華為這個科技巨頭。并且在這段時間內,包括谷歌、英特爾等多家公司都在上書要求特朗普放寬對華為的“禁令”,兩相對比之下,到底誰更依賴誰已經一清二楚了。而對于未來的芯片供應,任正非曾表示,海思現在可以挺身而出,如果美國正式斷供,海思將會成為主要供給,如果是美國恢復供應,那么海思還是保持少量生產。所以說,特朗普現在的這一席話不僅是給美國的科技巨頭面子,還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并且現在大選在即,特朗普的這一決定或許正是在“救”他自己。
不過小編認為未雨綢繆還是非常正確的一個選擇,雖然美國現在不在對華為實施斷供,但是不代表以后不會,而現在鴻蒙已放出風聲,國內公司或許也應該團結一致在芯片以及系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這樣在以后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時,才能有底氣,并且安然的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