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一度被騰訊確定為兩大開放能力之一,但這個能力或許正在向技術過渡。 9月18日,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副總裁、開放平臺總經理侯曉楠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對第一財經表示,之前騰訊的開放是流量開放,現在更多是技術紅利釋放。 侯曉楠發布了騰訊AI開放
流量一度被騰訊確定為兩大開放能力之一,但這個能力或許正在向技術過渡。
9月18日,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副總裁、開放平臺總經理侯曉楠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對**財經表示,“之前騰訊的開放是流量開放,現在更多是技術紅利釋放。”
侯曉楠發布了騰訊AI開放平臺AI.QQ.COM,該平臺依托騰訊AILab、騰訊優圖、WeChatAI等實驗室,將騰訊的AI技術能力接口開放供行業使用。
騰訊想要爭奪人工智能領域開發者,通過技術釋放沉淀開發者、完善生態,但這個領域已經有很多選手——百度是押注AI*多的公司,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領域有著優勢,它們同時對外開放平臺。
從流量到技術
在2011年一次總辦會上,馬化騰讓騰訊16位高管在紙上寫下自己認為的“騰訊核心能力”,并收集到21個答案,經過多次討論,騰訊核心能力被聚焦在兩點上:流量和資本。
這解釋了騰訊過去7年里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通過資本與公司形成結盟,讓騰訊流量資源獲得釋放。
2018年騰訊提出“做各行各業數字化助手”的目標。按照馬化騰的說法,人工智能是騰訊“數字工具箱”里的制勝法寶,與大數據、云計算共同構成了新型基礎設施。
在這個背景下,騰訊核心能力或許正在向技術過渡。
侯曉楠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變遷中產生了很多用戶,騰訊的開放是釋放流量紅利給合作伙伴,如今的AI開放是技術開放。
騰訊目前有三大人工智能實驗室,AILab主要從事NLP(自然語言處理)和基礎算法研究,騰訊優圖實驗室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微信智聆實驗室專注于語音處理。
侯曉楠將騰訊AI能力分為三層。*上面為基礎層,是騰訊各個實驗室在論文、專利、人才、技術等方面的積累。
中間為應用層,騰訊AI技術已經在很多場景實現了具體應用。如微信語音轉文字的場景用了微信智聆實驗室能力,騰訊覓影等醫療產品用了優圖實驗室能力,天天快報、QQ看點也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做內容分發。
再往下是第三層開放層,聚合了騰訊超過100項以上的AI能力對外開放。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除了線上的技術開放,騰訊也在通過AI加速器構建線下生態。侯曉楠介紹,騰訊AI加速器二期項目已于今年8月正式啟動。從1500個項目中優選出的40個潛力項目,目前總估值已超135億。相較于一期,二期重點聚焦在醫療、零售、機器人/硬件、企業服務四大應用領域。
平臺競奪開發者
AI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是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高頻詞匯。這或許是因為,AI對傳統行業的滲透率還很低。
侯曉楠指出,雖然AI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能力趨向成熟,但從AI的行業應用角度來看,53%的企業還處于無信息化或基礎數據化階段,已采用AI技術或AI驅動的企業,占比還不到15%。
借助AI實現各行業的“能力進化”,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技術從哪來、技術怎么用,卻是AI技術與行業場景之間難以跨越的壁壘。
侯曉楠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騰訊AI開放平臺已開放的AI技術能力,日均調用已過億次,累計調用百億次。部分AI技術能力已在外部得以應用,有城市規劃局通過手寫體OCR(光學字符識別)、圖片識別等技術接口,幫助智能識別特定手寫表格并自動分類,提升文檔辦公效率5倍以上。
類似地,百度也打造了AI開放平臺,通過提供NLP、語音技術、深度學習和用戶畫像為基礎,建立與傳統行業相關的業務系統,由此衍生出面向大眾的服務。
在2018年百度云智峰會上,記者看到以金融行業為例,案例企業會采用百度的IaaS&PaaS平臺,并選取金融網關平臺,網上采納信貸核心業務系統和智能風控系統,**實現了包括獲客、OCR、風險名單等的百度金融科技服務。
早在5月17日,科大訊飛在深圳發布了全新的智能語音人工智能開放平臺AIUI3.0。在此前,科大訊飛拋出一份36億元的定增方案,“智能語音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項目”是使用募集資金*多的項目。
彼時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執行總裁于繼棟對**財經表示,科大訊飛已經開放了接近一百項的AI(人工智能)能力,未來半年里,科大訊飛還要開放一百項左右的AI能力。
李彥宏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說,人工智能能力是指利用而非發明人工智能的能力。目前已經有大量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的企業都對人工智能基礎技術進行長期巨大的投入,這意味著并非所有企業都要技術研究。企業需要深入場景,根據行業特點、競爭環境強化自身業務,開創出獨特的人工智能應用。
完成原始技術積累的公司已經成為平臺,先后對外開源爭奪開發者。和其他公司相比,騰訊又有什么優勢?
“我們一方面在技術上有豐富的專利、論文和人才積累,另一方面是豐富的場景。比如新聞和視頻伴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可以用上AI的解決方案和能力。”侯曉楠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