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到訪康奈爾科技學院,并發表演講。康奈爾中國校友會公眾號分享了馬化騰的演講全文,因為到場的聽眾中絕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師生,馬化騰用中文完成了整個演講。 馬化騰在演講中表示,全球10大互聯網公司,美國6家,中國4家,B
近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到訪康奈爾科技學院,并發表演講。康奈爾中國校友會公眾號分享了馬化騰的演講全文,因為到場的聽眾中絕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師生,馬化騰用中文完成了整個演講。
馬化騰在演講中表示,全球10大互聯網公司,美國6家,中國4家,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 2017年截止現在,在全球市值**的10家公司,有7家都是科技互聯網公司,美國五大公司加中國兩大騰訊和阿里巴巴,科技公司全面超越傳統公司。
他表示,中國誕生了很多超越全球互聯網的創新,比如移動支付,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全中國人都用,不僅路邊店使用,連乞丐、寺廟、停車場都廣泛使用二維碼方便支付。
因為移動支付的普及,帶來了大量的O2O創新,比如說滴滴打車、共享打車、外賣、移動充電等。甚至在很多新的傳統行業移動互聯網化也發生很多變化,比如線下零售、教育、醫院等都變成了互聯網+。當然快速普及也是因為騰訊和阿里的激烈競爭導致。
馬化騰提到,騰訊未來的戰略是2個詞:科技加文化,無論AI和科技怎么進步,文化都是無法代替的。哪怕未來技術會大量替代人類的工作和技能,人類大腦對于內容、文化的思考和創新是無法被替代的,因此騰訊必須同時關注這兩點。
剛才從校長處了解到,今年康奈爾科技學院的新生300人中有80人來自中國,很開心看到幾乎中國學生全都到場了。我很榮幸成為康奈爾大學中國理事會的一員,在這個過程中我才知道康奈爾的創始人Ezra Cornell是**家電報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因此也是整個電信行業的奠基企業家。我們騰訊也是做電信的,因此非常有緣。連我問太太時,她都很驚訝電線桿還需要發明啊,康奈爾大學的創始人正是電線桿的發明人,一個今天看似普通的電線桿正是改變當年科技進步的重要發明。
很開心地知道康奈爾在天文和理工方面很強,火星上的探測車都是康奈爾設計制造的。從小我就是個天文愛好者,當年學CS之前糾結了很久要不要讀天文學,但由于擔心學天文*終只能當個地理老師,**還是選了CS。
我了解到康奈爾大學在電腦科技方面也很強。這個新的紐約分校,是2011年紐約市長彭博為了加大紐約在科技方面的知識和研發投入而專門立項新建。自2014年動工以來,康奈爾科技學院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拆遷并建完啟用,對于美國的建設速度來說是個奇跡,已經趕上了中國速度。
我認為康奈爾大學一直是個多元、創新的學校,并且和中國淵源很深,同時我在訪校時發現農業系在1904年就有中國留學生學會,中科院的前身居然是康奈爾的中國留學生創辦并遷回中國的。同時也是全美**個開設中文課程的大學,也是大量諾貝爾獎得主學校。同時騰訊也有多名核心骨干科學家和高管都是畢業于康奈爾大學。
今天時間有限,我用*簡短的語言介紹下中國復雜的互聯網環境。全球10大互聯網公司,美國6家,中國4家,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是康奈爾中國理事會一員,今天也和我一起到校開會了,可惜下午有事提前離場。
2017年截止現在,在全球市值**的10家公司,有7家都是科技互聯網公司,美國五大公司加中國兩大騰訊和阿里巴巴,科技公司全面超越傳統公司。我認為未來所有企業都和IT科技緊密有關,沒有科技的公司必將被淘汰,所以我認為康奈爾非常有遠見,專門新設這么一個科技學院。連高盛都說自己是科技公司,而且號稱其公司科技研發雇員比facebook臉書還多,證明這個世界的潮流如何快速的在變化。
雖然中國的市場小于全球市場,但騰訊和阿里還是做到了全球互聯網大公司一樣的量級,主要是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傳統的互聯網公司面臨挑戰,騰訊也面臨挑戰,順勢推出了微信,并贏得了移動互聯網的未來,PC時代的QQ雖然還依然保持活力。
中國也誕生了很多超越全球互聯網的創新,比如移動支付,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全中國人都用,不僅路邊店使用,連乞丐、寺廟、停車場都廣泛使用二維碼方便支付。因為移動支付的普及,帶來了大量的O2O創新,比如說滴滴打車、共享打車、外賣、移動充電等。甚至在很多新的傳統行業移動互聯網化也發生很多變化,比如線下零售、教育、醫院等都變成了互聯網+。當然快速普及也是因為騰訊和阿里的激烈競爭導致。
全球的革命由電氣化轉變為數字化革命,未來工業經濟也會變成數字經濟,未來所有的行業都會和數字融合,很多行業都必須包含互聯網和共享經濟。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是在云端用AI處理大數據,是必然方向。我們未來的大學教育應該實現什么樣的變化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比如Fintech的產生,康奈爾的科技學院也算是在全球名校中提前走出了一步,比如康奈爾科技學院的學生有1/3的時間都需要研究工業和產業界的融合,我覺得非常棒。
騰訊未來的戰略是2個詞:科技加文化,無論AI和科技怎么進步,文化都是無法代替的。哪怕未來技術會大量替代人類的工作和技能,人類大腦對于內容、文化的思考和創新是無法被替代的,因此騰訊必須同時關注這兩點。互聯網企業需要脫離本業更加多元化,更快的走向未來,因此騰訊在西雅圖設置了AI研發中心,投資太空,投資IP的巨大價值。
騰訊在美國沒有完全一樣的互聯網公司樣本對標,我們從小開始以小博大,重點專注于科技加文化,以生態合作方式來做其他細分我們不做的,電商京東做,搜索搜狗做,打車滴滴做,快餐O2O美團做,都是戰略投資合作方,術業有專攻。
希望未來在海外有更多發展空間,希望借此機會宣傳我們,希望未來中美年輕人有更多的合作計劃,希望和康奈爾溝通快速達成合作項目,包括實習生、數據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