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門檻亦無監管,導致互聯網群組濫建濫用;一些不實消息借助互聯網群組肆無忌憚地傳播;同時披著互聯網新經濟外衣的網絡傳銷等違法網絡群組也屢見不鮮,所有這些都損害著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利益。網絡治理工作重心之一是網絡信息流通的安全有序與生態健
無門檻亦無監管,導致互聯網群組濫建濫用;一些不實消息借助互聯網群組肆無忌憚地傳播;同時披著“互聯網新經濟”外衣的網絡傳銷等違法網絡群組也屢見不鮮,所有這些都損害著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利益。網絡治理工作重心之一是網絡信息流通的安全有序與生態健康管理,唯有管好,才能讓絕大多數網民用好網絡,確保絕大多數網民合法正當的權益不受侵害
**網信辦近日公布的兩項新規《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吸引了頗多眼球。兩項規定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應該怎么做,和“群主們”應當履行什么責任等,作出了具體而可行的規范指引。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可以預見,兩項新規對規范網絡傳播秩序、維護良好網絡生態將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各類互聯網平臺的興起,個人、機構均可通過注冊公眾賬號借助平臺公開發布信息,成為新聞媒體等專業內容生產機構之外的重要內容生產者,互聯網平臺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互聯網平臺的興起及公眾賬號數量的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社會公眾通過網絡論壇、自媒體公眾平臺以及網絡群組交流等途徑,開展日常生活、社會見聞及公共事務信息交流,充分體現了憲法法律所保障的公民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可是,公開的網絡傳播參與空間是*接近公共領域的話語形式,它不同于公民完全私密性質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這就要求平臺創建者、群組發起者、傳播者在行使相關權利的同時,必須權責對應,擔當賬號及群組運營安全防護、信息審核和網絡社群組織管理等責任。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和新媒體應用的不斷迭代創新,自媒體的社會化信息傳播得到了空前釋放,但供大于求的信息產能過剩已經顯現出來。不少年輕人之所以談起“爸媽的朋友圈”就一臉苦笑,正是由于泛濫在朋友圈中的種種虛假消息和爭奪眼球無底限的“標題黨”已經成為誤導公眾的隱形公害。
此外,無門檻亦無監管,導致互聯網群組濫建濫用,致使誤導信息在其中的流通也泥沙俱下。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比如,道聽途說、惡意編造的不實信息甚或謠言,蠱惑人心的網絡黃賭毒,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涉槍、教唆犯罪等有害信息……一些不實消息借助互聯網群組肆無忌憚地傳播;披著“互聯網新經濟”外衣的網絡傳銷等違法網絡群組也屢見不鮮,所有這些都損害著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利益。
網絡治理工作重心之一是網絡信息流通的安全有序與生態健康管理,唯有管好,才能讓絕大多數網民用好網絡,確保絕大多數網民合法正當的權益不受侵害。兩項新規強化了賬號群組的創建者、組織者、運營者的監管責任,強化的是公共信息在進入社會輿論傳播的自律性潔凈機制,唯有從源頭過濾和截留“信息雜質”,才能讓互聯網更積極更健康地服務社會發展。
一手激濁,一手揚清。《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注重發揮互聯網多元治理主體的作用,充分調動行業組織、社會公眾的力量,共同推動公眾賬號規范有序運行,營造良好網絡氛圍。同時,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注冊使用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發布政務信息或公共服務信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公眾信息需求。
從根本上講,兩項新規的適時出臺,正是在我國持續推動網絡強國戰略和依法治網大背景下,尋求創新互聯網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的有力舉措。這兩項新規為新媒體更好地參與社會化傳播,和網民依法文明有序參與信息交流和流通,加裝了一層信息凈化的“濾網”和安全防護的“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