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近日公布了兩項行業標準,分別是《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和《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自2017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兩項行業標準對募捐主體、募捐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社會監督、評價退出機制等作出了
民政部近日公布了兩項行業標準,分別是《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和《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
石家莊網絡優化消息自2017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兩項行業標準對募捐主體、募捐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社會監督、評價退出機制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貴州網友春天里:誰有資格開展網絡公開募捐?
主持人:在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上募捐的主體應是獲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其他組織、個人包括平臺本身均沒有公開募捐資格。平臺應驗證慈善組織的登記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不應為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個人提供公開募捐信息發布服務。
廣東網友火了:個人如果有困難需要求助怎么辦?
主持人:在互聯網助力下,個人求助的聲音不再單薄無力,公眾對慈善事業的關注度、參與度也不斷提升。但騙捐、詐捐事件的屢屢發生,也在侵蝕互聯網公益的公信力。對此,新規明確,公開募捐信息不應與商業籌款、網絡互助、個人求助等其他信息混雜。個人為解決自己或者家庭困難,提出發布求助信息時,募捐平臺應有序引導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做好風險防范提示和責任追溯,并明確告知用戶及社會公眾,個人求助、網絡互助不屬于慈善募捐。同時,信息平臺還應對個人求助加強信息審查甄別,并設置救助上限。
甘肅網友飛沙風中轉:如何預防騙捐詐捐行為?
主持人:兩項行業標準提出,平臺應自覺接受動態管理、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若發現慈善組織在開展公開募捐時涉嫌違法違規,平臺應及時向民政部門報告;若民政部門發現慈善組織在使用平臺服務中涉嫌違法違規,要求協助調查的,平臺應依法予以配合。同時,兩項標準對平臺的評價、監督、退出也作出了明確規定。比如,平臺1年內不達標或違規處理累計2次,或產生重大社會負面問題,或出現重大網絡安全事故的,將被取消指定,2年之內不得重新申報。這就意味著,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將采取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評定機制。
江蘇網友老友記:如何保證網絡募捐過程公開公正?
主持人:按照兩項行業標準要求,平臺應平等、公正地對待公開募捐活動,建立統一、公平的信息發布機制,為**范圍內的慈善組織提供服務,不因慈善組織的地域或規模發生服務差異,并對公開募捐信息給予合理排序和展示,不應有競價排名等行為。
平臺宜開通在線募捐支付功能并提供技術保障,捐贈資金應直接進入慈善組織的銀行賬戶或安全的第三方支付賬戶,不應截留或代為接受捐贈資金。
石家莊網站建設提示此外,平臺應履行信息公開義務,至少每半年向社會公告一次平臺運營情況,接受社會質詢,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合作的慈善組織名錄、發布的公開募捐活動數量、募捐財物金額、平臺運營收支狀況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