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小伙凱文卡扎德讀了半年中國網絡小說后,成功地戒掉了毒癮。 2014年失戀的卡扎德開始染上可卡因。一段時間后,他的胸口開始劇痛。去醫院做了幾次掃描,結果都是沒有異常,卡扎德卻不放心,總覺得死亡的陰影籠罩著自己。 卡扎德喜歡讀漫畫。有天
據報道,美國小伙凱文·卡扎德讀了半年中國網絡小說后,成功地戒掉了毒癮。
2014年失戀的卡扎德開始染上可卡因。一段時間后,他的胸口開始劇痛。去醫院做了幾次掃描,結果都是“沒有異常”,卡扎德卻不放心,總覺得死亡的陰影籠罩著自己。
卡扎德喜歡讀漫畫。有天他正在網上讀漫畫,網站聊天室的對話框忽然不停地閃起來。卡扎德并不經常參與聊天,但這回的討論似乎異常熱烈。卡扎德終于耐不住性子進群圍觀,漫友們一窩蜂激動地勸他:“讀過CD沒?”“你一定得讀CD!”卡扎德:“CD是什么鬼?”
“我們西方文化有哈利·波特和各種優質小說,我長這么大,西方哪本小說我沒看過?”自詡經驗豐富的卡扎德隨意點開鏈接,結果“徹底陷進去了”。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連讀了五六部(《盤龍》共二十一部),相當于中文一百多萬字。
2015年初,正是中國網絡小說在英語世界翻譯熱潮的開端,許多大部頭小說的翻譯才剛剛開始。一部小說譯者,每天甚至每周才能更新幾千字的內容,根本無法滿足卡扎德的胃口。卡扎德很快找到辦法:他多方尋覓,找到了三個翻譯網站,同時追更15部中國網絡小說,就像“美國大媽追肥皂劇”。
半年后,因為沉迷中國網絡小說,卡扎德徹底戒掉了可卡因。“過去我回家后只想著吸毒,現在我回家后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小說,它們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但至少不會傷害身體。”
上述故事中大熱的《盤龍》譯者美國網友“任我行”,是歐美論壇*早翻譯中國武俠小說并吸引海外讀者注意的一批人之一:原美國外交官加州華人賴靜平。
賴靜平嘗試翻譯的**本中國小說是《天龍八部》。然而,這本書的難度之高,以至于翻譯到喬峰被趕出丐幫的時候,他就再也堅持不住,“永遠地放棄了”。據他說,這本書到現在都沒人能翻譯完,“太難了。”
直到2014年初的**,他在SPCNET論壇上看到一本網絡小說,“我吃西紅柿”的《星辰變》。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這書沒太多人關注,他讀來感覺“文筆很難跟金庸比,不過挺輕松挺好看的”。此書的譯者,越南人he-man向他推薦了作者的另一本書——《盤龍》。事實上,那時他并不知道這會是**本由他帶到北美的,完整翻譯的中國網絡小說。
東方小說里,日本輕小說在論壇里占**主流。為了擴大影響力,有熱心讀者把《盤龍》的鏈接發到了Reddit論壇的日本輕小說(Lightnovel)版,且得到了良好的吸粉效果:因為討論《盤龍》的粉絲越來越多,聊輕小說的人太少了,他們被版主開除,此后鏈接轉發到翻譯小說(NovelTranslation)版,并引來一票原輕小說粉。
由于吸粉效果太好,越來越多的北美讀者“催更”,甚至愿意高額“打賞”,同月22日,他為《盤龍》單獨建了個網站,起名“Wuxiaworld”(武俠世界)。剛開站,每天點擊量就有10萬左右。而由于實在太忙,為了這個網站,他辭去了自己外交官的職務,專心統籌著十七八人的譯者團隊。
到去年11月,Wuxiaworld已經發展為目前英文世界**的中國網絡文學網站,在全世界網站點擊率排行榜上排到了第 1536 名,日均頁面訪問量達 362 萬次。網站的讀者來自全球 100 多個**和地區,人數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美國、菲律賓、加拿大、印尼和英國,其中北美讀者約占總數的 1/3 。
石家莊網絡建設消息目前,網站內同時翻譯著18本小說,以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網文大神的玄幻修仙小說為主;每天,他還負責任地冒泡,與讀者互動。他有時會在網站上介紹翻譯思路,或者專門開帖解釋:什么是四象八卦?妖魔鬼怪神仙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師父要讓弟子自己體會,而不是一股腦教?
“很多國外讀者不明白為什么乾坤袋能裝下宇宙。他一步步解釋:乾坤這個詞是從八卦來的,乾代表天,坤代表地。乾坤就是整個天地,乾坤袋就是整個天地都裝得下。讀者們就懂了。”
去年年底,武俠世界近日對外宣布,已與閱文集團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簽下翻譯和電子出版合作協議,武俠世界將擁有20部作品的授權。
中國網文的文化輸出力
提及中國網文為何能征服老外時,賴靜平說,*重要的是中國網文給讀者帶來的新鮮感:“因為中國的武俠玄幻世界對國外讀者來說是嶄新的,像‘修仙’這個概念在西方是沒有的。更何況很多玄幻小說還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游戲文化,所以更容易讓人覺得熟悉。”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則這樣分析道:“簡單地說,在印刷文明時代,我們的商業類型小說不發達,沒有培養起一支創作力旺盛的類型小說作家隊伍,更沒有形成一個充分細分、**定位的市場渠道。1990年代‘市場化’轉型之后,類型小說基本都是外來的。”
“這時,網絡進來了。網絡文學吞下了印刷文學沒有吃到的**一塊商業蛋糕——類型小說,再加上先進媒介蘊藏的巨大能量,經過十幾年野蠻生長,就長成了現在這樣的世界奇觀。”
的確,由于電子媒介的特殊性,網絡文學也造就了許多****的寫作與閱讀習慣。譬如結構重復、文本簡單,適合“輕”閱讀、“微”閱讀,哪怕忘掉很多章節,從任意中間節點繼續看也毫不費勁。
而在中國網絡文學的盈利模式刺激下,作者也盡量寫長,以日更的方式發文,并與讀者有著非常密切的互動。并且,在市場與讀者的雙重篩選之下,這些脫穎而出的作品具有讓人沉浸其中的十足“爽感”。
“該死,我現在情緒非常低落。我已經習慣了每天看CD的日子了。《盤龍》是我讀的**本中國小說。它在我心中占據著特別的地位。我真的很喜歡《盤龍》。我不能接受《盤龍》只剩下一章就要完結的事實。啊啊啊啊啊……還有一章就要完結了,我很傷心。”
“這個故事令人吃驚,但是明天它就將完結了。《盤龍》是我看的**本仙俠小說,我目前*喜歡的小說。我非常非常感激站長給我們帶來這本小說。愿站長會成為至高神。祝您長命百歲,興盛昌隆!”
“**的章節?我的小心臟還沒準備好,這對我來說太沉重了。”
“我和你有一樣的感覺,我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我該期待什么了。”
“雖然我正在追許多其他的仙俠小說。但《盤龍》即將完結還是讓我很受傷。”
“東方主義”是以色列文學理論家薩義德提出的理論,旨在揭露西方作者描述東方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對東方(包括了西亞伊斯蘭文化、東亞儒教文化)的想象,建構了一個作為“他者”的東方形象。薩義德強調,這樣的“他者”形象實際上包含了西方對東方的偏見與蔑視,是一種文化霸權的體現
一個經典的案例是意大利劇作家創作的**歌劇《蝴蝶夫人》。歌劇敘述了女主人公喬喬桑與美國海軍軍官平克爾頓結婚后空守閨房,等來的卻是背棄,喬喬桑以自殺了結塵緣的故事。劇中,苦苦等待美國水手的“蝴蝶夫人”喬喬桑被理所當然地塑造成了柔弱、被動,為愛情拋棄家庭、尊嚴甚至是信仰,*終在美國水手始亂終棄中自殺的悲劇形象。
以這類西方文學和歌劇為首,西方人眼里的東方充斥了閨房、面紗、藝妓等元素,東方女性被描繪成為放蕩、被動且頗具異域風情的形象,而東方男性則成為墮落無恥、弱小無力的妖魔化形象。
這類作品體現了,發展中的東方對于西方文化的入侵是處在相對弱勢的局面的,西方也長期存在對東方帶有偏見的幻想。石家莊網絡優化訊而在互聯網興起的全球化時代,這樣的敘事結構,則一定程度上被互聯網賦予的平等觀看的權力所解構了。
盡管西方對東方仍然存在地緣性的文化區隔,但隨著本土全球化的進程,東方文化也在向西方反向輸出。其中流行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以《火影忍者》為首的日本動漫文化在歐美擁有相當體量的受眾市場。
互聯網無門檻的環境下,西方讀者有接近東方文學作品的權力。一旦有良好的翻譯條件,以中國網文為例,西方人實際上在接受由我們自己在互聯網上建構的“東方”,徜徉在“武俠世界”的文化消費品中滿足自己對東方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