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可以確認,微信即將推出付費訂閱功能,消息源出自知名互聯網人士洪波(網名keso),這位早期互聯網博主與馬化騰雷軍等互聯網大佬來往不少,消息可信度非常之高。 馬化騰在洪波朋友圈下評論,表示微信將會推出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正在敦促開發進程。隨后
幾乎可以確認,微信即將推出付費訂閱功能,消息源出自知名互聯網人士洪波(網名keso),這位早期互聯網博主與馬化騰雷軍等互聯網大佬來往不少,消息可信度非常之高。
馬化騰在洪波朋友圈下評論,表示微信將會推出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正在敦促開發進程。隨后,洪波發布了一條“微信公眾號的付費訂閱功能盡管有點姍姍來遲,但總算要來了。”的朋友圈消息。
隨后,愛范兒向洪波進行了求證,他則表示并不清楚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的功能和形式。
從支付到懸賞再到朋友圈廣告 微信和錢早已結緣
看起來這是微信**次明明白白地要用戶先給錢再閱讀公眾號文章了,也正好順應了如今“內容付費”的潮流,在此之前,引領內容付費浪潮的,是“得到、分答和知乎Live”。
就跟年輕人**次拿到3500以上的月薪,并繳納了人生中首筆個人所得稅類似,其實在這筆稅之前,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已經跟各種稅打交道了,在餐廳吃的飯,在超市買的化妝品等等其實都包含了不少的稅費,只是它們是隱形的,不像個人所得稅那么明顯。
其實在微信上,你跟錢打的交道可能不少了。
微信支付,微信商業化的開端
一切還要從微信5.0版本上線說起。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2013年8月5 日,微信 5.0 版本上線,這個版本中*重磅的功能就是微信支付,這個功能奠定了微信商業化的基礎。有了微信支付,你才能在微信上各種買買買,紅包發發發,并且在各種線上線下場景進行支付。
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微信支付就依靠微信紅包等等奇招,形成了與支付寶分庭抗禮之勢。
如今,在微信的應用內,購物,游戲這兩個功能都與花錢息息相關。而在點進錢包,就會發現各種花錢的場景:紅包,手機充值,理財,繳費。里面還有各種第三方服務,比如**的星巴克送咖啡、滴滴出行、酒店火車票機票等等。
**的小程序允許電商的存在,也接入了微信支付,愛范兒旗下的玩物志可以說是典型的“買買買小程序”。
在情人節這天給對象發 520 元的紅包,在烤紅薯攤刷二維碼微信支付,給辦公室里面睡意盎然的同事發星巴克咖啡“綠包”,訂酒店買車票打車手機話費充值給《英雄聯盟》《**榮耀》氪金,這些都是構建在微信支付上的花錢日常。
我們在愛范兒微信公眾號的評論區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評論:這篇文章真不錯,好想給作者打錢。其實在微信個人公眾號上,贊賞功能早已經開通,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微信給公眾號贊賞功能有什么先決條件,不過一般拿到“原創”標簽后,再穩定持續筆耕一段時間,這個功能不難拿到。
去年有媒體采訪知名寫手和菜頭,他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槽邊往事”頗有影響力,每每對熱點事件的發聲都能迎來刷屏之勢。在采訪中,和菜頭透露,之前他公眾號平均單篇贊賞金額不到 4000 元,*多的一篇是《六一兒童節再贈小朋友》,金額達到了 32000 元。
相比于雜志社給出的千字五百的常規酬勞,一篇文章三四千,偶有單篇 3 萬多的算是文字工作者非常好的收益了。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和菜頭,能夠將文字排列組合得如此值錢。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咪蒙,能調動大眾情緒,然后一篇廣告賣七八十萬元。“羅一笑事件”則更可算作是微信的歷史性事件,《羅一笑,你給我站住》這篇文章一共獲得了 2525808.99 元贊賞金額,觸發了微信贊賞金額的Bug,此前,微信給公眾號設定單日獲得贊賞金額上限是 5 萬元,可見大眾傳播和贊賞結合起來的能量。
而對于一些個人公眾號運營者來說,有一定粉絲量,有不錯的內容,筆耕之余獲得不錯的收益并不成問題。但是即便是和菜頭這樣**的大眾內容創造者,單篇 32000 元贊賞金額已經是偶然事件,想要靠在公眾號寫文章在北京買房依舊遙遙無期。
所以,公眾號贊賞算是一個功能,但并不算一門大生意。
雖然沒看見錢,但微信內的金錢交易卻發生了
2015 年 1 月 25 日,微信朋友圈廣告上線,vivo、可口可樂和寶馬成為**批廣告主。相比于其他平臺上令人厭煩的廣告,首批朋友圈廣告甚至掀起了攀比的熱潮:根據廣告推給潛在客戶的邏輯,看到寶馬廣告的更可能是白富美和高富帥,看到vivo手機廣告的頂多就是 HiFi發燒友,而可口可樂廣告的受眾很可能是體重超標的糖分愛好者。
從支付到懸賞再到朋友圈廣告 微信和錢早已結緣
江湖傳聞這次三家廣告主給微信的投放可能是千萬級別的,而在微信的廣告投放體系中,8 億多的活躍用戶可能都被騰訊打上了各種標簽,比如我的標簽可能是:直男,單身,互聯網,消費能力弱,25 到 30 歲之間等等等。
也就是說,即便是我隨便刷下朋友圈,看見了朋友圈廣告,就可能已經讓廣告主貢獻了幾毛錢給騰訊,要是點了下廣告花流量看了視頻,這時候騰訊就已經賺了一塊多錢,再要是順帶關注了廣告關聯的公眾號,這時候騰訊可能就入賬好幾塊了。
除了朋友圈廣告,我們也會在有些微信公眾號底部看見廣告欄,這里的每一次點擊都會給騰訊以收益。其實這些廣告也都是明面上的,還有些廣告真是防不勝防,比如經常來一個神轉折的六神磊磊。
善于編造故事,樹立“我是白蓮花他是黑泥巴”觀點的前作家咪蒙說謊抄襲爆粗口挑動大眾情緒,成功地讓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篇篇十萬加,也讓自己的公眾號廣告文章價格攀上了單篇七八十萬的高價位。這個時候,咪蒙上能自己做豪門,下能痛罵實習生,還有取之不盡的“我有一個朋友”。
那么誰幫助咪蒙大口罵人大筆拿錢走上人生**的呢?就是轉發她文章,并一起痛罵身邊“low X”的人。
張小龍曾經說,微信要造一片森林,而非一座宮殿。言下之意就是微信做生態,做平臺,海納百川。小程序是一種生態形式,而更早的微信公眾號則是更成熟的生態體系,公眾號付費訂閱不過是生態體系發展的一步而已,即便看起來微信入場已經很晚了。
對于微信微博這樣的平臺來說,只是做不做的問題,而不是晚不晚的問題。比如依托于微博早已造就的大 V體系,如今的微博問答可以說是把分答打得找不到北,即便微博問答里面*火的問題仍是那種深夜收音機時代“萬峰老師,我那個的長度和那個的時間都很短怎么辦?”和傳銷團隊善用的“如何在三十歲之前賺到 10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