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微信方面對外證實,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已經在做測試,相信近期會和大家見面。 微信公眾號自誕生至今,也有了近5個年頭,作為一類新媒體,它已不算年輕,但作為一個網絡媒體,它還沒步入成年,同時,作為一類信息媒體,它也才剛剛
2月15日,微信方面對外證實,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已經在做測試,相信近期會和大家見面。
微信公眾號自誕生至今,也有了近5個年頭,作為一類“新媒體”,它已不算年輕,但作為一個網絡媒體,它還沒步入成年,同時,作為一類信息媒體,它也才剛剛起步。進入付費時代,是公眾號發展的關鍵一步,也是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臨門一腳
看到這則新聞,
石家莊網絡優化**反應,是聯想到一周前,一主流媒體刊發的文章。文章中引用了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APP與微信公眾號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微信公眾號已步入淘汰期”。也許有人會認為,公眾號的熱度正在衰減,現在進入付費時代,是不是“殺雞取卵”?以犧牲用戶閱讀量的方式,換取經濟利益。而筆者感到,公眾號的淘汰期正是它的蛻變期,“付費”非但不會降低整體的用戶閱讀量,還會刺激用戶的關注度,使公眾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為其他媒體提供了發展經驗,預示著新媒體發展又一個加速期的來臨。
微信公眾號之所以進入淘汰期,源于公眾號中原創率降低,同質化嚴重,低門檻的準入渠道使得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劣幣驅逐良幣”的窘狀不斷出現。而付費訂閱的出現,是引入市場機制的商業化轉型,能加速淘汰周期,使大部分低劣公眾號步入滅亡,令網友關注度進一步集中在優質公眾號上,也讓投稿作者從無償服務轉變為有償服務,而付費功能也使“流量”轉變為“資金”,從“資金”轉變為“質量”,不斷提高的閱讀質量,也會吸引更多的讀者支持。公眾號“贊賞”功能的推開,讓大家看到了讀者對知識經濟的支持,也為付費訂閱奠定了宣傳基礎。而新媒體時代基于網絡的特性,令公眾號付費價格遠低于傳統的紙質媒體,優勢依然存在。收費模式也能進一步規避過去公眾號存在的付費亂象,這對廣大讀者群體也是有利的。
當下,大量自媒體的涌現,讓不少新媒體的發展面臨著“無利可圖”的局面。融媒體的發展需求,也在進一步擴大傳統媒體的發展成本。網絡化的媒體發展軌跡必然遇到“付費”的關口,微信公眾號立足于社交網絡,在全面推開準入的基礎上,吸收一大批優質媒體的加入,并在服務功能上不斷完善,使之能適應瞬息百變的網絡用戶需求,并推出“贊賞”功能,令它在淘汰期來臨之時,順利過渡到付費訂閱。雖然公眾號建立在社交網絡之上,但從“兩微一端”步入到“三微一端”的信息化的歷程看,各新媒體的本質差距越來越小,“由大批量關注到付費訂閱”的發展過程是有一定是可靠性的,微信公眾號的成長路程值得其他新媒體借鑒。
當下,粗放型的新媒體發展模式已不適應不斷提升網絡閱讀的需求。雖然有不少傳統紙質媒體的網上平臺放棄了收費模式,但面向未來,付費訂閱依然是一條不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