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以回首三十二載行難,再創生態圈破繭為主題的海爾集團創業三十二周年暨海爾精神、作風迭代互動會在海爾文化生活展召開。在本次大會上,海爾集團不僅正式公布了全新的海爾精神與海爾作風,并在現場開展了2016年度三金獎提名者案例分享活動,海爾各
12月26日,以“回首三十二載行難,再創生態圈破繭”為主題的海爾集團創業三十二周年暨海爾精神、作風迭代互動會在海爾文化生活展召開。在本次大會上,海爾集團不僅正式公布了全新的海爾精神與海爾作風,并在現場開展了2016年度三金獎提名者案例分享活動,海爾各行業主、小微主圍繞開放機制、用戶價值等關鍵詞做出了闡述。
相較于三十一周年的創業日,海爾在自己第三十二個創業日展現出了更加融合、更加開放、更加自信的姿態。事實上,在互聯網轉型的探索之路上,海爾始終踐行著“自以為非”的原則,在變革的過程中不斷試錯也持續顛覆。如果說2016年的海爾在轉型路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那是因為其對時代閱讀的越發深刻,對于用戶價值認知的越發清晰。如今的海爾,行于網絡之中,成于一個節點,因為網絡并無邊際,因此海爾的探索也永無止境。
“海爾精神:誠信生態,共享平臺;海爾作風:人單合一,小微引爆”,這是海爾在全新時代里的精神與作風變革,其創業三十二年的整個過程中也僅僅變革過兩次。1984年至2005年,海爾歷經了自己的**個時期——“海爾,中國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幾乎是從一片廢墟上開始創業的海爾人,以“用戶永遠是對的”這種強執行力驅動著自己不斷向前,“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更是**限度激發了員工創造力和潛能。“無私奉獻,追求卓越”是海爾**代精神,其作風則對應著“迅速反應,馬上行動”,雖然時代已經久遠,但追求卓越的品質仍舊流淌在海爾人的血液之中。
2005年至2016年,這是一個劇變的十年。世界的距離正在縮小,互聯網的步伐不斷加速,形如摩托羅拉、柯達、諾基亞這樣的巨頭轟然倒下,但海爾卻在“人單合一雙贏”模式下向著全球化、網絡化的目標持續前行,“海爾,世界造”,這是一種決心也是時代的選擇。新時期的海爾精神變革為“創造資源,美譽全球”,海爾作風則演變為“人單合一,速決速勝”,對外是互聯網帶來的碎片化的用戶需求,對內則倒逼組織結構和流程的顛覆。在這一時期,海爾的組織結構*終發展為以小微為基本單元的網狀組織,企業變為創業平臺,員工變為創客。
而在2016年行至末端之際,海爾再一次做出了全新變革,而這次的時代主題被定義為“海爾,網絡造”?;ヂ摼W科技從顛覆通訊方式切入依次顛覆了傳統的傳媒產業、零售產業,直到即將顛覆傳統工業制造業。當互聯網已經為基礎設施的時候,物聯網時代加快到來,但互聯網帶來的零距離、去中心化和分布式三大特征還將發揮威力。事實上,新時期的海爾海爾精神和海爾作風將成為海爾從傳統工業時代的追趕者到物聯網時代的引領者蛻變的愿景使命和行動綱領。對海爾人而言,其要抓住的機遇就是物聯網為驅動的社群經濟,探索從電器到網器,從網器到網站。不論是“誠信生態,共享平臺”,還是“人單合一,小微引爆”,海爾始終堅持的是構筑生態圈,在生態圈里,資源是開放的,各方共創共享共贏;也正是在生態圈中,海爾正致力成為工業革命以來第三次劃時代管理變革的引領者。
在2016年度三金獎提名者案例分享環節,來自海爾各產業的行業主、平臺主、小微主針對于各自的創業歷程進行了分享。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在分享過程中,用戶價值始終是各個小微聚焦的關鍵詞之一,690熱泵小微楊磊表示,海爾熱泵產業做到10倍行業增速,2年內產品引領,1年內工程拿到千萬訂單,很重要的在于“小微+對賭”,這個過程中**的挑戰在于獲取用戶資源,如果不能引領社群就不能真正實現小微。而日日順樂家小微劉畢成認為,只有不斷交互用戶需求才能實現生態收入,讓有溫度的服務真正貼近用戶,才能獲取用戶價值。
除此之外,開放機制與驅動機制突破同樣獲得了小微的關注。在海爾金控青島清算中心小微賈慶佳看來,開放的平臺和創業文化是小微立足的**步,而開放的平臺和用戶思維決定了小微的核心競爭力。事實上,開放機制為海爾小微注入了一股創業熱情,開放共享的模式也有助于實現共創共享。690廚衛平臺行業主孫京巖表示,驅動機制要實現突破,需要全面并聯,激活個體。在這個背景下,廚衛平臺一年實現了五項套圈的引領,并進行了三次機制迭代的驅動??梢哉f,驅動機制的突破讓小微始終保持著開放與競爭力,不斷創新突破,倒逼自我。
迭代順應時代彰顯人的價值
張瑞敏引用《道德經》:“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結束本次演講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以《新時代海爾企業文化及價值觀念》為題,對于新時期海爾精神及作風內涵進行了解析。張瑞敏表示,海爾精神與海爾作風總共有三個時期,進行了兩次迭代,但不論是哪個時期,都是為了順應時代的變遷,做時代的企業。事實上,確定海爾精神體現了海爾與時俱進時代性的大戰略思維,而海爾作風則為了是其精神的具體體現,并保證海爾精神落地。對于新時代海爾精神與作風,張瑞敏認為,以“誠信生態”贏得體驗經濟中的終身用戶,以“共享平臺”實現共享經濟中攸關各方的利益**化,是新海爾精神的核心理念。在這個前提下,“人單合一”是實現“誠信”、“共享”的必要條件,而“小微引爆”體現了第二曲線和創業無止境的思維。其實在張瑞敏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要做時代的企業,就要成為互聯網管理模式的企業,而海爾就是要做全球物聯網的引爆者。
在商業模式迭代方面,張瑞敏認為,雖然不同時期對商業模式的解析各異,但其主旨始終是“客戶價值主張”以及“贏利模式”。事實上,在海爾精神所經歷的前兩個時期,其*早的客戶價值主張以質量、品牌服務為核心,而后演變為全球客戶價值主張,并以本土化品牌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但物聯網的時代是一個電器變網器,網器變網站的過程,這個時期應聚焦用戶**體驗主張,并發展社群經濟模式。在張瑞敏看來,商業模式迭代的主線就是企業即人的文化,這也是一條員工與用戶融合的道路。其實在開啟互聯網時代之后,企業便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封閉組織,也不是股東至上的“科層機器”,而是員工至上、用戶核心的開放平臺。
對于文化價值的迭代,張瑞敏堅信,人的價值**貫穿始終,但需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升級。從*早日清到位的執行力文化下的自主管理班組,到向著互聯網轉型的文化,再到如今員工可以自主地彰顯自我價值。海爾文化價值的迭代反應著時代變革的腳步,時代的道路從封閉走向開放,世界從遙遠成為零距離,海爾對于人的價值觀念也產生著變化。過去員工是執行者,后來成為創業者;過去只有一次性消費的顧客,后來成為持續交互的用戶。“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物聯網浪潮下,不論員工或是用戶,都是更具自由價值的個體,我們甚至可以將用戶與員工的界限取消,讓兩者交融于同一個生態之下。其實在海爾的模式里,用戶與員工本就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資源,他們共同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并成為“產消合一”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