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圍繞這一新規,部分平臺積極回應,采取相應措施。 網絡直播亂象叢生 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的元年。作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產物,網絡直播是當前最為火爆的風口產業之一。根據中國互聯網絡
12月1日起,**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圍繞這一新規,部分平臺積極回應,采取相應措施。
網絡直播亂象叢生
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的元年”。作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產物,網絡直播是當前*為火爆的風口產業之一。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且數量還在增長。
網絡直播方興未艾,卻也亂象頻出:直播飆車、吃燈泡、獵殺野生動物,裸露肢體進行性挑逗、性暗示,通過粗俗語言進行情緒宣泄……今年7月,文化部曾公布一批對北京、上海、廣東等6個省(市)的各類網絡表演平臺的檢查結果,26個網絡表演平臺因涉嫌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和危害社會公德等違法違規內容被查處,16881名違規網絡表演者被處理。
對于網絡直播亂象的產生根源,業內專家認為,與網絡直播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有關。“首先,網絡直播的成本比較低,沒有嚴格的準入門檻。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其次,網絡主播在利益的驅動下,為了吸粉、刷禮物賺錢,必須要搏出位,往往突破底線。”
為了遏制亂象,今年11月 4日,**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直播。
互聯網直播需實名認證
《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明確禁止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聯網直播服務從事危害**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淫穢色情等活動。
《規定》指出,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對互聯網直播用戶進行基于移動電話號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對互聯網直播發布者進行基于身份證件、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的認證登記。
此外,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互聯網直播發布者信用等級管理體系,提供與信用等級掛鉤的管理和服務,同時應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對納入黑名單的互聯網直播服務使用者禁止重新注冊賬號。
《規定》還要求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建立直播內容審核平臺,根據內容類別、用戶規模等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圖文、視頻、音頻等直播內容加注或播報平臺標識信息,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直播及其互動內容實施先審后發管理。
部分平臺已呼應新規
新規發布后,部分網絡直播平臺已對新規作出回應,根據新規的規定出臺相應政策。
11月26日,移動直播行業龍頭映客發布**版本的《映客主播管理規范》和《映客社區用戶違規管理規則》,對映客主播和用戶的行為進行規范。映客的內部規范,對主播和用戶的行為進行了嚴格規定,比如規定主播在抽煙、駕駛車輛不可以進行直播,直播時鏡頭中出現其他路人(非主播本人)的違規行為,如喝酒、路人吸煙、男性赤裸上身、著裝過于暴露等內容,主播也會面臨禁言、封號等處罰。而映客直播用戶資料信息中含有違規信息或者在觀看直播時有不當行為也會受到禁言、封號等處罰。
斗魚直播宣布,會將現有客服人力翻倍,以加強其對于直播內容的審核能力。斗魚直播負責人表示,對于《規定》中所提到的要求,斗魚早有相應的內部規定并嚴格實行,自平臺上線**天起斗魚就實行主播實名制,用戶需要同時上傳身份證和銀行卡,雙重驗證通過后方能開播。
業內人士分析稱,新規的出臺加速了直播行業的整合,對大平臺來說是利好,而對小平臺來說就是道邁不過去的門檻。準入門檻和從業門檻的提高將使這一行業產生巨大的洗牌效應,監管逐漸嚴格將實現劣質平臺的快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