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輿論場的支付寶圈子近日讓芝麻信用再度走到風口浪尖。芝麻信用分750分以上的用戶才能評論、打賞成為部分第三方圈子,諸如校園日記等圈子的管理員吸引用戶的手段,一時引來爭議。而對表面的爭議剝絲抽繭,真正的社會性話題才顯現:信用體系的價值、信用評
火爆輿論場的支付寶“圈子”近日讓芝麻信用再度走到風口浪尖。“芝麻信用分750分以上的用戶才能評論、打賞”成為部分第三方“圈子”,諸如“校園日記”等圈子的管理員吸引用戶的手段,一時引來爭議。而對表面的爭議剝絲抽繭,真正的社會性話題才顯現:信用體系的價值、信用評分系統(tǒng)應該如何使用、信用對每個單個人的價值有哪些?這些問題反而在一波波輿論的巨流中被掩蓋了,實際上卻是現代商業(yè)社會*珍貴的基礎設施。
今天芝麻信用發(fā)布微博聲明,對于“圈子”中個別社區(qū)運營方對芝麻信用分的錯誤使用向公眾做出說明,**時間要求相關運營方下線了相關規(guī)則。并重申:不會采集評論信息,更不會納入評分模型。
筆者認為,當公眾把支付寶“圈子”的關注轉向對芝麻信用分,這個“門檻”的關注,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正是反映了信用對于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信用體系正在為個人、行業(yè)與社會帶來巨大價值,因此人們珍視信用,拒絕誤用或者不良使用。
當我們在談論信用,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到底什么是信用?在經濟行為中,或者說芝麻信用等征信機構、央行征信中心等所談及的“信用”,指的是經濟履約能力的強弱,而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道德”信用。一般而言,道德信用因時代、環(huán)境、具體人物不同而不同,也不具備量化的評價標準,但經濟信用就具備了可量化可衡量的特點,也就給行業(yè)、社會帶來巨大的效益。
對個人來說,較高的經濟信用水平無疑意味著可享受更便利、更個性化的服務。以芝麻信用為例,從2015年1月開始公測以來,芝麻信用已經在生活服務、金融服務方面帶來了廣泛的合作。例如,芝麻信用分高于一定分數,可以享受免押金租車、免押金入駐酒店、申請信用卡等等,在火車站、機場等應急情況較多的場所,信用好的人可以優(yōu)先借還充電寶、雨傘等應急物品等等。這些看上去微小的服務改進,無疑是給老百姓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并起到了正向的鼓勵作用:信用好的人有資格享受更便捷的服務,而這些守信行為數據的積累,又促使他們的信用等級狀況進一步優(yōu)化。
除了對普通用戶,信用體系的建立對行業(yè)而言也有不可忽視的效率提升。據
石家莊網絡建設了解,芝麻信用可面向金融機構提供核審與反欺詐服務,這讓銀行在面臨騙貸、風控問題時擁有更多可靠的交叉核實信息。來自金融機構的數據顯示,通過芝麻信用信息驗證等反欺詐服務,已有銀行將虛假辦卡的識別能力提高近3倍;通過行業(yè)關注名單識別不良用戶占比達到平均的4倍以上;通過信息的交叉驗證、深度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有效地驗證和評估信息的有效性,幫助了銀行提升風控能力。
超脫于個人、行業(yè),信用體系的建設對于中國社會也有潛移默化的正面導向作用。在現實生活中,假藥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欠錢不還的老賴影響社會資金流動、電信詐騙侵害人民財產甚至引發(fā)生命安全事故,騙貸造成了社會資金的浪費……對于這些社會的“毒瘤”,征信機構則有望通過技術與數據手段來聯(lián)手治理,而實際上,芝麻信用已經與政府部門、行業(yè)監(jiān)管機構等開始了聯(lián)合:從去年以來,芝麻信用先后與**法、上海食藥監(jiān)、電信運營商等達成合作,通過信用評估方面的懲戒,讓“作惡”的人寸步難行。通過商業(yè)的手段,幫助形成了良好的社會人情氛圍,可謂是信用體系、征信機構給社會的巨大“福利”。
綜上所述,信用體系的建設、征信機構的運作在中國都屬于起步階段,人們的關注、部分違規(guī)機構的誤用,都意味著在新時期人們對于信用的珍視。信用在經濟領域的應用必將為中國誠信社會的建設打下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