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估值只及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 謠言!小米公關總監劉飛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他還稱小米最近沒有融資、也沒有融資計劃。 往前追溯,小米最近一次公開的融資信息還是在2014年底,在其第六輪融資中,估值據稱已達450億美元。 從第一輪融資時的2.5億美元
小米估值只及**時期的十分之一? “謠言!”小米公關總監劉飛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他還稱小米*近沒有融資、也沒有融資計劃。
往前追溯,小米*近一次公開的融資信息還是在2014年底,在其第六輪融資中,估值據稱已達450億美元。
從**輪融資時的2.5億美元,短短幾年,小米估值如坐火箭飆升。
如果彼時其超高估值的底氣在于4年時間做到市場份額**的小米速度。那么,在經歷市場份額銳減后,現在的小米是否還撐得起這么高的估值?
“小米產生于屌絲經濟時代,產生于智能手機從高端向低端滲透過程,但這個過程結束,就未必持續。總之,別的都是假的和不可持續的,產品持續的創新的投入、用戶的粘性,是問題的本質。”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趙曉光曾如是點評小米。
可以看到,在技術上缺乏強有力競爭優勢的小米,選擇筑起資本的護城河。
2013年上半年,小米組建了投資團隊。2014年,小米開始頻繁布局、合縱連橫。也就在這一年,小米的并購路徑清晰顯露出來。
圍繞小米手機,拓展手機周邊的智能硬件與內容服務領域。在硬件領域,小米系公司先后投資了九安醫療、麗維佳、Misfit、美的集團等公司,涉及移動醫療、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內容端則投資了西山居、界面、華策影視、凱立德導航等,涉足手游、新媒體、影視制作、地圖導航等。在云服務領域,小米參股了世紀互聯、迅雷科技等基礎設施服務和網絡下載服務商。
此外,小米還把觸角伸至金融領域。旗下產品包括小米錢包、小米活期寶、小米貸款等,涉及支付、理財、借貸等多個領域。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今年6月,小米還聯手新希望集團等企業進軍銀行業,擬籌辦的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四川希望銀行,已正式獲得銀監會批復籌建。
在小米投資*密集的2014年至2015年,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陳彤,這位原新浪執行副總裁兼總編輯于2014年11月正式加盟小米,負責小米電視的內容投資和內容運營。帶著雷軍給的10億美金,陳彤主導了小米后續內容平臺的搭建。如先后投資了視頻網站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同時拉攏搜狐視頻、芒果TV、風行視頻、鳳凰視頻等逾百家影視內容提供商加入小米的“視頻網站聯盟”。
就在上月底,陳彤正式確認離職小米。而小米CFO周受資在*近一次演講時透露了一組數據,過去小米戰略投資40家內容類公司,總投資金額超過了25億。
在頻繁收購后,小米已經構建起一個以硬件驅動內容的生態鏈。雷軍此前也袒露過做生態鏈的心跡:“手機是平臺型的硬件產品,非常依賴生態鏈的成長,硬件的競爭從來就是多維競爭,不是多賣一個電話少賣一個電話,而是全生態鏈的競爭,這是一切的基礎。”
小米在內容領域的加緊布局,也引起了“友商”樂視的注意。2015年,小米、樂視等互聯網電視品牌經歷二次成長,各方在視頻內容端的爭奪也異常激烈。樂視在機構調研活動中詬病小米:“對互聯網內容和生態的理解不深,小米的內容并非自有的,而是松散聯盟的”。小米副總裁也曾炮轟樂視為“偽生態”,業務之間缺乏關聯。
一直以來,小米與樂視的關系非常微妙。他們都曾是生態路徑的踐行者,也因此一直被反復做比較。同樣高舉“生態”大旗的兩家公司,為何長期“互撕”。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本上,是二者軟硬件驅動模式的分歧。
相較之下,蘋果專注于少量硬件,用封閉的IOS系統圈起自身的生態鏈,而小米與樂視則更加迅速地、廣泛地投資硬件及內容領域。具體看,小米以智能手機起家、擴展至智能家居等,并逐漸走向內容;樂視則憑借視頻業務起家,以內容為核心,逐漸向硬件領域擴張。
樂視由于近日被爆供應鏈資金“吃緊”,正深陷風波中,上市公司樂視網受此影響,一度4個交易日內市值蒸發逾百億元。其創始人賈躍亭發布內部信,反思此前戰線過長,導致資金面臨極大挑戰,對手機業務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經此一役,賈躍亭稱已有告別現有的“燒錢擴張”戰略模式,聚焦現有生態之意。
對這些生態型互聯網企業來說,若硬件無法持續創新,就會迫切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樂視事件或許能給小米等生態型企業帶來借鑒意義。跨界、多元化投資是雙刃劍,既能成為構筑“護城河”的方式之一,亦可能引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