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治理體系的重心,應該是全面推進網絡空間的法治化,通過法治的確認、引領、規范、調整、保護和罰禁等獨特功能,營造網絡空間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2016年8月16日下午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2016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互聯網安
互聯網治理體系的重心,應該是全面推進網絡空間的法治化,通過法治的確認、引領、規范、調整、保護和罰禁等獨特功能,營造網絡空間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2016年8月16日下午在**會議中心舉辦的“2016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互聯網安全治理及打擊網絡犯罪論壇”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曹詩權教授做上述表示。
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是在**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指導下,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共同主辦的國際型互聯網安全會議。自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亞太地區規格**、規模**、影響力*深遠的安全峰會。
“2016中國互聯網大會”于2016年8月15日-17日在**會議中心召開。16日下午的“互聯網安全治理及打擊網絡犯罪論壇”由公安部指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協辦,旨在探索如何通過機制創新,借助****手段,發揮各自優勢,形成聯動效應,提高互聯網安全治理水平,有力打擊和遏制網絡犯罪。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公安部、地方網絡執法部門、國內部分高校和互聯網安全企業的領導、專家學者、技術人員數百人參會。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論壇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法治協同創新中心副秘書長劉為軍教授主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曹詩權教授在致辭中就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指出:“建設網絡強國,必須走法治之路;全面貫徹依法治國,必須對網絡空間依法治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個**網絡治理體系的優劣,完全可以成為衡量**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標尺;應對各類網絡威脅,必須對網絡空間依法治理;掌控網絡空間主控權,必須依靠法治。當前國際社會圍繞網絡空間資源利用與治理的控制權、話語權爭奪日益激烈,對此,我們必須以全球視野、戰略思維,敏銳認知,積極應對。沒有網絡治理也沒有社會治理。建設法治**、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就必須同步建設法治網絡。要使網絡空間這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實現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就必須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建立健全網絡法治體系,依法建網、依法管網、依法治網、依法用網,厘清網絡主體,引導網絡利益,規范網絡行為,調整網絡關系,明晰網絡義務,嚴格網絡責任,懲戒網絡違法,打擊網絡犯罪,管控網絡信息,保護網絡數據,保障網絡權益,防范網絡風險。”
就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的具體策略和舉措,曹詩權教授提出當前應置重于三個方位:**,以系統思維、前瞻思維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在具體操作上,需要三管齊下:一是頒立新法、制定新規,二是擴充解釋和適用現行法,三是進一步修改完善已有法律法規,維護法治的穩定性和科學性;第二,增強執法司法的敏銳性、主動性、能動性,加大網絡執法力度,樹立網絡司法公信力;第三,積極推動理論研究,加強網絡法的學科建設和法律人才培養。曹詩權教授還介紹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目前關于網絡執法人才培養的現狀,并表示愿與社會各界一道,為網絡法律體系的建設、為維護網絡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隨后的論壇演講環節,來自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360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就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大數據安全威脅與防范對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