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谷歌和雅虎之所以命運迥異,是因為二者在管理團隊的一致性和發展戰略的延續性上采取了不同的模式。
雅虎2000年初曾經一度登上互聯網行業的**,擁有全球流量**的網站,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其市值高達1250億美元。就在同時,一家名叫谷歌的公司以搜索引擎的身份亮相。
如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5160億美元的市值,成為全球估值第二高的公司,去年利潤高達163.5億美元。雅虎去年卻虧損43.6億美元,周一還剛剛被美國電信巨頭Verizon以4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二者迥然的命運源自許多原因,但谷歌成功的核心因素在于始終如一的管理團隊,以及通過科技手段發展網絡廣告業務的決心。相比而言,雅虎在此期間先后歷經6任CEO的領導,他們往往更加注重內容,而非技術本身,導致了商業模式的模糊不清。
與谷歌不同,雅虎*初并不高度依賴技術,而是采用人工方式獲取信息。1994年,斯坦福畢業生楊致遠和大衛·費羅(David Filo)在當時方興未艾的互聯網上手工索引了幾百個網站。他們聘請數十名員工過濾各大網站發出的請求,以決定*終將哪些網站添加到雅虎的目錄中。隨后,該公司又增加了新聞、電郵、聊天室等功能,進一步鞏固其作為網絡門戶的地位。
雖然同為斯坦福畢業生,但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創辦谷歌時卻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爬蟲”的復雜算法來收集內容。這種全自動的模式很快超過了雅虎的目錄,而隨著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他們也得以迅速做大規模。
事實上,雅虎甚至在2000年聘請谷歌為其提供搜索引擎技術。
“谷歌開發了**的自動搜索技術,而雅虎試圖繼續使用人工方式來索引網絡。”搜索資訊網站Search Engine Land創始人丹尼·沙利文(Danny Sulivan)說,“等到雅虎試圖糾正方法時,谷歌已經奠定了**大搜索引擎的地位。”
谷歌的領導團隊——兩位創始人和時任CEO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都是訓練有素的計算機科學家——始終高度關注搜索技術。高品質的谷歌搜索引擎吸引了數以百萬的用戶,他們通過搜索引擎披露了自己的需求和興趣。谷歌還在搜索結果中出售廣告,通過競價方式來提升營收,并且鼓勵投放相關廣告,從而提升價格和點擊率。
谷歌的廣告業務成為現代商業歷史上*成功的案例之一,在Alphabet去年750億美元的營收中,占比接近90%。
雅虎目睹了谷歌的成功,也試圖糾正自己的方向,于是開始購買搜索和廣告技術公司,并在2004年放棄與谷歌的合作,組建自己的搜索業務。但雅虎未能獲得廣告主的追捧,而且仍在通過媒體戰略追求營收。
雅虎現任CEO、谷歌前高管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也曾經展開許多嘗試,包括花費2000萬美元購買NFL比賽的轉播權,但卻未能阻止營收下滑。
佩奇和布林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員工的技術能力,這也使得該公司擁有了7款用戶超過10億的產品,包括谷歌地圖、Gmail和Android系統。這些渠道幾乎都為谷歌廣告業務輸送了用戶。
互聯網營銷公司WordStream拉里·金(Larry Kim)回憶道,谷歌創始人曾經在2001年的一次招聘中讓他想出一個復雜的算法。“對于一個入門級程序員崗位來說,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機科學問題。”他說,“這家公司的DNA來自他們的創始人。”
佩奇、布林和施密特仍在運營Alphabet,并控制著多數投票權,幫助谷歌保持了前后一致的發展路徑。他們表示,之所以成立Alphabet,是為了尋找下一個重大的科技業務。
但與此同時,分析師卻認為,雅虎自從頂峰過后幾乎就與創新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