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9 月,Uber 率先在美國舊金山推出拼車(UberPool)產品。所謂拼車就是為了讓兩批或多批乘客成功的順利同乘,能夠拼在一起。 當時 Uber 團隊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兩個乘客在相對順路情況下順利共乘,給予他們更優惠的價格。這個更優惠價格會比乘客自
2014 年 9 月,Uber 率先在美國舊金山推出拼車(UberPool)產品。所謂拼車就是為了讓兩批或多批乘客成功的順利同乘,能夠拼在一起。
當時 Uber 團隊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兩個乘客在相對順路情況下順利共乘,給予他們更優惠的價格。這個更優惠價格會比乘客自己開車、自己停車費用更低。
經過將近 10 個月的運營,在 2015 年 7 月 Uber 將拼車這個產品帶到了成都,接著又陸續在上海、廣州、杭州、深圳等城市相繼推出拼車業務。
今年 7 月,拼車產品在中國市場亮相一周年。據 Uber 中國公布的一份數據:
中國是拼車人數*多,**拼車的**,每周新增拼車用戶 10%;
截至目前,Uber 拼車每月在中國 15 座城市的訂單總量已超過 3000 萬單;
在所有 Uber 拼車覆蓋的 15 座城市,拼車平均成功率高達 80%,而在早晚高峰的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拼車成功率**可達 97%;
在拼車業務當中,目前已有一半城市盈虧平衡,包括在一、二線超過 5 個城市已經盈利;
Uber 中國運營經理李敦陽告訴我們,中國是全球 Uber 拼車人數*多,也是**拼車的一個**。拼車訂單量從成都零個訂單到 2016 年 15 個城市,從 0 到 3000 萬呈高倍數的增長。這一數字在全球是**的。
拼車業務在中國上線一周年,Uber團隊向我們曬了這張成績單
人民優步+拼車,這是 Uber 向大眾化市場所做的進一步拓展。李敦陽說 Uber 拼車區別于以往產品,是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讓多個乘客、一個司機共享更多的重合的旅程,把市場的效率提高到**。
根據 Uber 提供的數據顯示,對司機來講,和過去的單人乘車相比,拼車時司機平均每個小時多賺 15% 的收入;對乘客而言,用戶的拼車行程時間比選擇「自己乘車」僅多了 3 到 5 分鐘,每單平均節省 5.64 元人民幣。Uber 團隊希望通過拼車業務為司機們帶來更高的收入,同時為乘客帶來更低的價格。
從戰略角度講,有一個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當初 Uber 選擇引入 UberPool(人民優步+)的關鍵戰略意圖是狙擊當時勢頭強勁的滴滴順風車。去年 6 月,滴滴順風車上線,因為價格低于滴滴快車、人民優步而備受追捧。Uber 在去年 7 月上線拼車業務,價格低于人民優步 30%,甚至一度低于滴滴順風車。
過去一年,為了獲得中國出行市場更多份額,Uber 和滴滴一直以補貼的形式進行燒錢大戰。為在中國擴張業務,Uber 官方透露在中國一年虧損 10 億美元;滴滴雖然沒有公布類似數字,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滴滴在 2015 年至少虧損 100 億元人民幣。而整個專車市場在去年的補貼戰中則共花費約 200 億元人民幣。
到了今年,各平臺的補貼力度漸緩,各方高層宣稱補貼時代已過。在經歷試錯期,教育用戶形成規模之后,打車平臺也正在從燒錢大戰轉向技術運營戰。未來則可能是各打車平臺在算法、產品創新和用戶體驗等方面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