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觸底反彈?如能修正革弊,這個可以有! 毋庸諱言,小米已經到了一個最危險的時刻! 這里,我指的是手機業務。 手機銷量急劇下滑,產品質量屢受詬病,龐大估值備受懷疑,對手不斷進步,原有模式已經窮途末路,輿論的冷嘲熱諷。這一切,讓如今的小米有些狼狽
米觸底反彈?如能修正革弊,這個可以有!
毋庸諱言,小米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時刻!
這里,我指的是手機業務。
手機銷量急劇下滑,產品質量屢受詬病,龐大估值備受懷疑,對手不斷進步,原有模式已經窮途末路,輿論的冷嘲熱諷。這一切,讓如今的小米有些狼狽不堪。
其實,這個結果早在預料之中。曾幾何時,黎萬強回歸小米時,關于小米經營模式的爭論就此起彼伏。如今看,中國互聯網早已經不是“一招鮮”的天下,過時的、被玩濫了的手段,不是適用于任何時候。所謂“耍猴”,不可能永遠奏效。
數日前,有數據機構的數字顯示,一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中,小米手機出貨量已經不到一千萬臺。
遙想當年,小米曾經雄踞國內手機廠商出貨量榜首;今天,單從手機這個業務看,小米已經到了谷底。
那么,到了谷底的小米未來會怎么樣呢?
我們不妨看看雷軍的態度。
日前,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接受多位互聯網專家訪問時進行了一場演講,雷軍說,目前這個時間段是小米的一個谷底,今年小米有三個月供應鏈極度缺貨,負面報道也很多。但雷軍認為,小米的反彈馬上就全面開始了。“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業務規模,還是商業模式的完善,包括小米過去兩年積累的各種技術陸續發布,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里面,會展現一個全新的小米。”雷軍說,在未來一年里,小米會展現很多完全不同的東西,自己對公司有足夠的信心。
面對雷軍的“自信”,不少人是持懷疑態度的。但在筆者看來,如果能夠修正革弊,那小米(主要是小米手機)是能夠實現觸底反彈的。
那么,小米需要做些什么呢?我認為它需要改正的有以下幾點。
**,對失敗的過去要有一個誠懇的檢討。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2015年,小米沒有完成它的戰略目標。其后,回歸初心的口號喊了出來,可是卻有了今天的局面。這說明什么?這說明小米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的檢討。
直到如今,雷軍依然在重復“供應鏈極度缺貨”的問題。小米衰退的根源真的是這個嗎?我表示懷疑。至少,我看到幾款以前很難搶到的小米產品如今依然在售。
我想,掩飾是懦弱的表現,是什么問題就是什么問題。究竟是饑餓營銷這個銷售手段的弊病,還是供應鏈緊張,必須直接面對。
第二,產品質量一定要過硬。
*近一段時間以來,小米屢屢受詬病的已經不是搶購,而是產品質量。
是小米質量倒退了,還是消費者的要求提高了?我想,后者作用更大,而小米質量又沒有能緊跟消費者質量標準提高的步伐,所以小米的質量才受詬病。
雷軍屢次提到匠心、工藝品,如果小米手機產品真的能做到這兩點,我相信消費者肯定會買賬的。
第三,善待消費者。
我們對誰都不能苛求,誰都很難做到百分百的完美。我想,即便是小米做到**,產品問題還是會發生的。
曾經看過一則報道,小米手機自燃事故發生時,小米堅稱手機質量沒問題。
小米手機有沒有質量問題,這個不能武斷下結論。退一步說,就算是消費者的過失,如果小米能夠善待消費者一下,那小米的印象分豈不是加了許多成?
小米是要做“百年老店”的,如何粘合消費者、讓消費者延續,這是個大問題。否則,幾年之后消費者為什么還用你小米?
以上三點,筆者認為小米應該好好的改正。
其實,如今谷底的小米并非沒有機會,它的機會也很不少。比如,一些國產品牌雖然新品迭出,但銷售并不怎么樣;一些國產品牌,在宣傳上有些慌不擇路;而比小米還慘的企業,也“大有人在”;更何況,三星等國外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苦日子,是大家的苦日子,不單是小米一家的。
小米,要做線下的聲音喊了很久,究竟怎么做,應該好好跟那兩家中國品牌學一下。而如果解決了我所說的那三個弊病,利用好目前的機會,小米的觸底反彈是可以實現的。
雷軍,是值得尊重的企業家;小米,曾經是值得尊重的企業 。你們,切不可成了業界的笑話!小米觸底反彈?如能修正革弊,這個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