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問了機器人:上個月,我花了多少錢來喝咖啡。過了一會兒,它回答: 你花了199.83美元。(約合1329元人民幣) 聽到這個數字,我驚呆了。沒錯,我平時喝非常多咖啡。但也沒有那么多
我剛才問了機器人:上個月,我花了多少錢來喝咖啡。過了一會兒,它回答: “你花了199.83美元。”(約合1329元人民幣)
聽到這個數字,我驚呆了。沒錯,我平時喝非常多咖啡。但也沒有那么多啊。當我詢問機器人希望得到多一點信息后,我開心地得知,我花的近200美元,有一些是在水果沙拉和糕點上,至少這樣比較容易釋懷。實際上,機器人并沒有解釋這一點,不過它給我列出了在咖啡館花費的所有款項,讓我明白錢花哪里去了。我對機器人說: “謝謝你。”它回復了一個大的黃色微笑emoji表情。
這個機器人叫MyKai,它是Kasisto的心血結晶。Kasisto是一家出自硅谷研究實驗室的創業公司,曾幫助創建Siri。為了與流行的即時通訊應用,如Facebook Messenger和Slack銜接,MyKai旨在提供讓你關注錢的動態、甚至轉賬的一個簡單方法。這個機器人MyKai能告訴你**的銀行存款數字、某個費用的花費、或者通過網絡實時轉賬。 “我們能以*快的速度實現這些功能,你在其他地方根本實現不了。”Kasisto的產品副總裁Dror Oren說。
亞洲的人們已經在使用MyKai了,從今天開始,美國的人們也可以用上這樣的功能。因為它的重點集中在銀行,所以它工作得很好。但它也有缺陷,有點奇怪,甚至可以說是令人不安。所有這一切都使得它解構高科技世界日益增長的對“聊天機器人”的迷戀。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近幾個月來,一些互聯網大腕已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聊天機器人中,包括Facebook、微軟和谷歌。無數其他公司也在推動同一個想法,包括像Kasisto和總部位于紐約的初創公司GoButler。這個想法是,我們使用即時通訊應用如Messenger、Slack、Telegram和Skype,不僅可以與我們的朋友和家人交流,很快還可以與各種互聯網服務進行互動。不需要離開我們*喜愛的消息應用程序,通過對話,我們就可以預約Uber車輛、預訂飛機航班、檢查我們的銀行賬戶。
但難題是:人工智能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問什么,它不一定能完全解答。如果你用過Siri,或任何其他智能手機數字助理,你就會知道這一點。雖然亞洲尤其是中國人使用即時通訊應用與互聯網服務進行交互,但至少目前,世界上其他**并沒有普及這樣的做法。
我必須承認:安裝了MyKai之后,我感到有點不安。我對人工智能和其他**的智能手機技術并不陌生,但是要我把一個獨立的,表面上是智能的服務,連接到我的銀行帳戶,我開始慌了,我忍不住質疑自己的決定。雖然我有點不夠理性,大多數情況下,MyKai只是讀取銀行結余及聲明。但是,這些都是我的血汗錢啊。而MyKai接著問,我是否對連接到Venmo感興趣,可以讓我輕松地給別人轉賬。一個創業,或任何公司這樣做,都會讓你卻步吧。但這也是互聯網移動的方向。所以我安裝了MyKai,將其鏈接到我的Facebook Messenger應用,然后開始聊天。
MyKai完全能理解我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它的重心放在銀行。當我問:“我有多少錢?”或者“5月份,我花了多少錢在食物上?”它都能理解。但是,當我問在2016年歐洲杯,西班牙對意大利的比賽,誰贏了?它就聽不懂了。對于今天的聊天機器人,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它們在一些特定的任務上磨煉自己,那它們可以有效地執行這些任務。但是如果任務范圍變寬了,那它們就沒辦法了。新加坡星展銀行在自己的應用程序內提供MyKai,其CEO Piyush Gupta說,機器人比銀行此前嘗試的自然語言服務好多了,后者*初的設計是更廣大的應用程序。
Kasisto使用的不一定是自然語言人工智能的**產品。而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擁有先進的深層神經網絡,硬件和軟件可以通過分析大量的數據來學習任務;而創業公司采取的是更務實的做法,至少是暫時而言。基本上,Kasisto依賴于決定服務將如何工作的算法,而不是能自己學習的算法。雖然這不是解決設計用于處理任何對話的、比較全面的自然語言理解的**方式,但是對于一個銀行機器人而言,足矣。
不過,自然語言理解僅僅是使MyKai成功的一部分。一旦它掌握了我在說什么,就必須對此作出行動。這里有點小故障,因為MyKai是以我的銀行提供的信息為基礎。它沒有意識到,199.83美元里,有一些是水果沙拉和糕點的支出,因為它只是在所有的付款記錄找到咖啡廳的支出,并相加。我的問題超出了機器人的能力范圍,因為它超出了我的銀行數據。但是,我可以讓MyKai列出所有在咖啡館的交易,然后,單從價格上,我就可以推斷出結論。MyKai并不總是能完全精確地回答我的問題。但它給了我一些不錯的信息。現在,我想我應該削減在咖啡館的開支。
其實這樣還挺有樂趣,挺有用的。但更大的問題是,人們是否會經常使用機器人,而不是只用一次就遺忘了。在中國,這么多的人使用微信,與其他在線服務進行交互。人們用來預訂車輛或者飛機票。但是,中國和美國的互聯網發展方式非常不同。美國人已經執著于應用程序,目前還不清楚聊天機器人服務是否真的能為我們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可以,我們是否會過渡到使用聊天機器人呢?慣性是一個很強大的東西。
星展銀行,目前是東南亞**的銀行,也在努力將Whatsapp和微信等信息服務,嵌入到銀行應用程序中,Gupta認為這是未來。他試圖與阿里巴巴競爭,他也認為銀行機器人可以在美國起飛。
事實上,即使在中國,人們也并沒有真正使用聊天機器人。當他們通過微信兼顧各種互聯網服務時,他們會發送預先定義的代碼,或者按一下特定的軟件按鈕。他們不會與機器人進行對話。聊天機器人的想法仍然十分神秘。但是,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有兩種結果。 MyKai似乎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取代我的銀行應用程序。但它在不斷發展,Kasisto也在努力與星展銀行等銀行,進行深度系統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