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Thiel(彼得泰爾)打擊Gawker的目標就快完成了:Gawker已經申請了破產保護,且Gawker計劃為公司找到一個新東家。Gawker和所有者Nick Denton今天正在申請破產保護,以避免支付泰爾和Hulk Hogan 1.4億美元的隱私賠償。 盡管如此,Gawker仍告知員工,公司
Peter Thiel(彼得·泰爾)打擊Gawker的目標就快完成了:Gawker已經申請了破產保護,且Gawker計劃為公司找到一個新東家。Gawker和所有者Nick Denton今天正在申請破產保護,以避免支付泰爾和Hulk Hogan 1.4億美元的隱私賠償。
盡管如此,Gawker仍告知員工,公司仍計劃與泰爾和Hogan奮戰到底,其他出版業務也將正常進行。但現在Gawker也正式歡迎其他公司對其發出收購意向,目前出版商Ziff Davis公司已經提出以不到1億美金的競標價購買Gawker業務。
《從0到1》作者、Paypal合伙人、Facebook早期投資人彼得·泰爾的**一項“投資”正在硅谷鬧得沸沸揚揚。
這次他被《紐約時報》曝出秘密資助了美國職業摔角明星浩克·霍根(Hulk Hogan),真名為特里·波利亞,以幫助后者對美國在線媒體Gawker 發起訴訟。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1000萬贊助別人起訴
其實波利亞與Gawker之間的瓜葛與彼得·泰爾一分錢關系也沒有:2012年Gawker因在網站上發布了有關浩克·霍根與其前妻的性愛錄像帶的內容,被這位WWE明星起訴。
今年3月,在經過了3年的糾葛之后,佛羅里達州一個陪審團判決波利亞勝訴,Gawker 應向波利亞賠償 1.4 億美元。本周,Gawker 向法院申請重新審理被法官駁回,同時法官拒絕下調陪審團認定的賠償數額。
而在過去的三年里,Gawker在與波利亞的訴訟中可以說一直占優勢:
2013年,法院曾要求Gawker刪除與波利亞性愛錄像帶相關的視頻和文字內容,但Gawker只刪除了性愛錄像帶中暴露程度較大的部分,文字報道根本沒動;
2014年,Gawker在上訴中獲勝,被判允許保留網站上的文字和視頻內容。
去年7月,被Gawker刪掉的視頻部分被人扒詞,并在其他美國媒體上瘋傳,其中包含波利亞在視頻中發表的種族主義言論,Gawker又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波利亞隨后為其言論作出公開道歉,但于事無補,WWE還是終止了與他的合同。
怎么就過了幾個月,法院的態度就大變了?Gawker 創始人尼克·丹頓(Nick Denton)表示,他認為波利亞這起案件幕后有硅谷力量的推動。
有錢人報仇,十年不晚——“早想把丫置于死地了!”
“硅谷力量”是誰呢?沒錯,就是億萬富翁投資人彼得·泰爾,這個結論已經被《紐約時報》以及《福布斯》證實,彼得·泰爾承認自己向職業摔角明星波利亞資助了 1000 萬美元,彼得·泰爾這次“投資”的動機非常簡單 ——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他認為,自己和波利亞都是Gawker 報道的受害者,那么,路見不平悄悄投!
怎么了呢?
彼得·泰爾與Gawker 結下梁子是在2007年12月,Gawker旗下網站Valleywag發表了一篇題為《Peter Thiel is totally gay,people.》的文章以及一系列關于彼得·泰爾本人和其朋友的文章,這些內容被彼得·泰爾認為是“被無形中毀掉了生活”。除此之外,一位以犀利風格著稱的Valleywag時任編輯 Owen Thomas 也頗讓彼得·泰爾介意,他曾就彼得·泰爾的言論、性取向等發表了多篇文章,而泰爾認為這就是在黑他。
據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多次采訪彼得·泰爾的TechCrunch編輯Connie Loizos回憶,彼得·泰爾曾表示,Valleywag就是硅谷的“恐怖組織基地”,而Valleywag的編輯和記者都是“恐怖分子”。
彼得·泰爾找到一個律師團隊,開始尋找并幫助和他一樣的Gawker受害者們。他甚至表示,在很長時間以前,他就希望將 Gawker 置于死地。至于他還資助了其他哪些案件,泰爾拒絕透露詳情,但他表示:“可以說這(波利亞案)不是**一起案件。
但彼得·泰爾并不認為他的行為是在復仇,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泰爾還表示:“這與復仇關系不大,而更多地是有針對性的威懾。Gawker在以一種損人利己、破壞力驚人的不尋常方式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甚至不惜欺凌他人,即使這與公共利益無關。”
彼得·泰爾你怎么不開心?我們如何做才能讓泰爾開心?
雖然并不違法,但彼得·泰爾資助他人以完成自己愿望的方式已經在硅谷引發了兩種極端的討論聲音:
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聰明的復仇方法,人家有錢生氣!且不用親自出面,俗話說就是借刀殺人!
但也有人感到不安,認為此舉甚至會對美國法律制度產生影響,“利用法律機器、匿名性和無限的資金去摧毀一家你不喜歡的媒體,其影響要比巨額政治獻金更大。”
彼得·泰爾本人解釋道:“我可以為自己辯護,但他們(Gawker)攻擊的大多數人都和我不是一類人,他們通常喜歡攻擊不那么有名、富有、不太能保護自己的人,即便是波利亞這種百萬富翁,可能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做這件事。”
但是習慣性挑戰科技行業和風投圈知名人物的Gawker也是沒在怕的,周四創始人尼克·丹頓在網站上貼出了對彼得·泰爾的公開信,表示要不就直接來場公開辯論分個高下,信中寫道:
在一個自由社會中,對言論**的監管就是發表更多言論。我們都宣稱尊重獨立的新聞報道和自由權。我們都在批評對方的方法和目標。現在你站了出來,那么讓我們展開一場公開辯論。
只要你繼續提供資金,那么本案就將延續。我可以肯定,媒體上的戰爭仍將繼續。不過,如果我們可以有短暫的停火,放下武器,那么讓我們交換建設性的意見。
你可以選一名主持人,在大眾面前以及“媒體保護委員會”的監督下,讓我們展開辯論。或者,你也可以選擇某些中立平臺,例如 Medium,讓我們用文字來辯論。你只要告訴我時間地點。
至少,這將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媒體和權力的相互作用。考慮到我們所花的律師費,這將給公眾帶來幫助。
如果Gawker真的要賠償波利亞案中的1.4億美金,那這家媒體可能分分鐘面臨破產的境地。對于彼得·泰爾這種黑我我就干掉你的做法,美國的科技媒體上已經有文章開始諷刺,例如連線上的這篇,翻譯過來就是《今天,我們如何能讓彼得·泰爾開心起來?》,摘譯幾句:
文章開頭就是:
Peter Thiel! Love that guy. Who wouldn’t? What a fine, fine fella. Just look at those eyes—talk about a chilling effect!
彼得·泰爾!愛死這哥們了!試問這世上誰不愛他!簡直是個棒極了棒呆了的人!看看這迷人的雙眸——多看一眼我都全身發抖!
文中還寫道:
我們愛他,難道只是因為他善待動物嘛?雖然我們也并不清楚他對動物究竟怎么樣,但是動物們可**對他尊重一點,畢竟這些傻不拉幾的動物們并沒有1.4億美金,稍對他冒犯,人家找人秘密起訴你,你們賠得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