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和銀聯敵對13年后重新坐在一張談判桌上,正就淘寶向銀聯開放支付渠道的問題商洽談判。 針對此消息,阿里巴巴昨天拒絕置評,銀聯回應稱目前沒有公開信息可透露。消費者反應平靜,認為目前淘寶提供的支付寶等支付手段已經夠用,而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和銀聯“敵對”13年后重新坐在一張談判桌上,正就淘寶向銀聯開放支付渠道的問題商洽談判。
針對此消息,阿里巴巴昨天拒絕置評,銀聯回應稱目前沒有公開信息可透露。消費者反應平靜,認為目前淘寶提供的支付寶等支付手段已經夠用,而行業人士的分析認為,支付寶急需銀聯的國字號背景背書,目的可能是為拿到一塊清算牌照。
存在雙贏基礎,合作可能性大增
雖然阿里和銀聯都不愿回應消息,但一直關注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銀聯和阿里的攜手,在今天看來,可能性已經比之前要大了很多,“銀聯方面,一直有渠道優勢,只是這個優勢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聯手夾擊下在不斷削弱,所以銀聯現在需要跟更多的市場公司合作,包括之前大力推動各大銀行和蘋果支付的合作也是出于同一考慮。”
“在支付寶這方,雖然在第三方支付上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是這個優勢也是不牢固。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微信支付有強大的微信做后盾,消費者逐漸形成了小額支付用微信、大額支付用銀聯的習慣,支付寶如果能得到銀聯的大額支付渠道和客戶,有助他們更好地對抗微信支付的威脅。”
連連支付CMO姚敏對記者說,“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雙方洽談的結果如何,但這次合作可以看出,淘寶積極的動作正在讓行業變得更加開放,有了銀聯通道的介入,淘寶用戶也會有了更多的支付方式選擇,這也是對用戶支付通道的一個補充,在遇到類似雙十一等大促活動時,交易將會更加穩定。而對于銀聯來說,淘寶的交易量及用戶數據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看出雙方的合作是一次共贏。”
相比之下,消費者端對這兩家攜手的前景,反應要冷淡得多。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對我沒什么用。支付寶現在用得挺好的啊,要用銀行卡也有快捷支付。而且支付寶能擔保交易,銀聯可以嗎?”
阿里真正目標可能是清算牌照
有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其實淘寶現在真不缺別的支付方式,這次“認回慫”,把寶貴的交易數據釋放出來,一方面是銀聯能提供更低的接入費率,更重要可能還是“我給你點好處,你也少拿政策來壓我”。他解釋說,支付行業太容易受政策限制了,就像二維碼,說不讓干你就得停,或者一紙文件下來不讓支付公司直連銀行,支付寶這么大體量,成本估計就受不了了。
“不過這些也只是他們兩家才有的談判籌碼,我們不會因此去接觸淘寶求接入,人家也看不上。”該人士繼續說道。微信支付昨天也拒絕回應是否有意爭取接入阿里電商平臺。
張毅也看重與銀聯合作對阿里巴巴的政策意義,他說,“阿里巴巴大到一定程度后,還是要往國字號背景上靠的。阿里巴巴去年的交易額已經突破3萬億元,但是它的**股東是日本軟銀,第二大股東是美國雅虎,對**來說,這么大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外國人手里,這樣足夠安全嗎?”
此外,張毅在2014年11月銀聯下發文件整治第三方支付和銀行機構直連時,就曾預測說,支付寶未來完全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可與銀聯相匹敵的清算中心,之前馬云力排眾議并冒著極大的風險把支付寶私有化,就有清除支付寶股權中的外資色彩為此布局的意味。
而在今天,他依然相信,隨著**決定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支付寶非常有可能拿到一塊清算牌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銀聯在中國清算市場上的壟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