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家都在鼓吹短視頻元年,半年即將過去,如今風向又有了新的變化。魏武揮老師稱短視頻內容的創業春天過了,但也有唱盛短視頻的,尤其獵豹移動總裁徐鳴,認為未來是短視頻的大時代,并順勢推出短視頻平臺頭牌。 對于魏武揮老師所說的創業春天過了,筆者
2016年大家都在鼓吹“短視頻”元年,半年即將過去,如今風向又有了新的變化。魏武揮老師稱短視頻內容的創業春天過了,但也有唱盛短視頻的,尤其獵豹移動總裁徐鳴,認為未來是短視頻的大時代,并順勢推出短視頻平臺“頭牌”。
對于魏武揮老師所說的“創業春天過了”,筆者無法完全茍同:短視頻創業春天的確過去了,但那不過是大眾、泛內容的短視頻;短視頻依然有紅利,未來將進入精細化、垂直化的方向,例如目前資本圈喜愛的財經、親子等容易變現的PGC內容,以此來包圍泛娛樂內容,未來將形成多元化內容的大時代。而對于獵豹移動幾天前推出的“頭牌”,筆者認為徐鳴的動作可能有點兒晚了。
網紅只是連接作用,頭牌要做信息聚合
徐鳴是技術出身,從技術經理,到總監,到獵豹的CTO,再到如今獵豹移動總裁的角色,如今做“頭牌”,身為總裁的他顯然不能只靠技術來拼。
“頭牌”的出生很有意思,緣起于徐鳴親身經歷的兩件事。
**件:曾去印度做市場調研的徐鳴,發現印度人會花很多時間在視頻上,在網速非常慢、價格貴的狀況下,印度市場的視頻應用卻非常非常高,DAU(日均活躍用戶數)遠遠大于新聞、文字相關的產品。他覺得在印度這樣的地方,視頻都能成為全民信息傳播的載體,這個大風口真的來了,他要靠“頭牌”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機會點。
第二件:徐鳴9歲的女兒經常考他一些很專業的動物的知識,比如什么樣的蛇血液是藍色的。徐鳴發現這些問題他往往答不上來,但年幼的女兒是怎么知道的呢?他后來發現,女兒通過頭條這樣的產品,把娛樂八卦、社會新聞都給抹掉,留下了自己想閱讀的東西。移動互聯網是碎片化的信息時代,第二個故事讓徐鳴發現聚合信息是另外一個風口。
所以“頭牌”,簡而言之就是是短視頻+聚合的一個平臺,網紅,只是起一個鏈接的作用。
頭牌有沒有滿足用戶場景的變化?
不知為何,看到徐鳴的這個網紅短視頻聚合平臺,不由想起了當年的大旗——*熱門的社區聚合平臺,*終卻倒閉了。那么,徐鳴的“頭牌”會不會也是這樣的結局呢?
市場格局變窄:由于短視頻比文字、圖片更直觀化和劇情化,很多移動應用都在加入短視頻功能,以短視頻為主的應用也有不少。目前國外短視頻方面主要由Vine(主要攻占twitter)和Instagram(主要攻占facebook)兩家占領高地,并已經達到了成熟的地步。而在國內,短視頻平臺也早已過了紅利期,趨近于飽和狀態,并形成了以秒拍、美拍、微拍、快手等為主的短視頻市場格局。要想插入進來很難。
用戶場景變強:對于用戶來說,短視頻的作用已經從當初的內容表達升級到自我表達,乃至目前的大眾娛樂模式。也就是說,單純地“看”的內容已不能再滿足用戶,一個短視頻應用,必須要滿足看別人、表達自己、娛樂大眾這三方面,才能有更強的用戶粘性。
價值場景變多:主要體現在實時價值和商業價值兩個方面。實時價值一般是由UGC(用戶生成的視頻)來提供,主要表現在偶然事件的記錄,為應用帶來足夠強的新聞價值。固然PGC是保證價值的因素,但UGC也是核心。正應了那句話,大眾UGC需要精英PGC來引導過渡,精英PGC需要大眾UGC來襯托。商業價值方面,企業已從零基礎進入了信任短視頻營銷的階段,圍繞企業的需求進行功能上(直播、專題聚合、眾籌活動)和內容上(預告、病毒)的傳播,如果只是純‘看’,那企業選擇的渠道將更多,而且沒有核心價值。
現在的頭牌,缺乏爆款資質
技術在變,中國互聯網的大環境也在變,唯有一條不變——一款產品的出生必須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定位和核心的產品功能,而“頭牌”卻似乎有些模糊。
首先,徐鳴的“頭牌”沒有爆點。一款爆紅產品一定要在視覺、聽覺、觸覺三方面滿足用戶的獵奇娛樂心理,顯然,“頭牌”除了像秒拍、美拍、百思不得姐那樣看搞笑視頻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爆點。爆款產品還必須是偏向工具類的產品,比如美拍,因為濾鏡、美顏效果,和簡單的拍攝制作手法,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進入門檻。同時,“頭牌”沒有能引起時效性的轟鳴模式,也不能產生二次發酵。相比而言,小咖秀的出場方式要比“頭牌”靚麗的多。
其次,“頭牌”的內容定位太模糊。這點從“頭牌”的界面就能看出,“逗比”“超短”“新鮮事”“開眼”這些分類,從字面上根本看不出核心的意思,也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區別。再看秒拍、美拍等,已經很有條理性的分類出了寶寶、美妝時尚、美食、舞蹈、音樂等垂直類別,讓用戶能清晰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節目。
**,“頭牌”缺乏核心的產品功能,美拍早期主打MV創作、小影主打視頻剪輯,“頭牌”除了主打“看”視頻以外,還是看視頻。何況美拍、秒拍等都早已經跟隨移動互聯網的變化而變化。那么,無法強留用戶的“頭牌”,未來似乎沒有活下來的高粘性價值。
頭牌能成為網紅的**渠道嗎?
除了這些,再述說一下如今的網紅。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自從出現了papi醬,網紅職業就開始躁了。但回過味來細看,真正有生命力的也就寥寥幾名而已,更多的都是在通往成為網紅的路上。注意力經濟在變,用戶的口味、平臺、技術都在變。哪怕是當代網紅papi醬,如果還是繼續原來的模式,那么她離淘汰也不遠了。同時,沒有一家PGC能百分百確定自己的內容在某個平臺就一定能火,所以,他們一般都采取多平臺的分發模式,哪個平臺給我帶來的流量多,粉絲多,就停在哪里。
“頭牌”呢?目前顯然不是他們**的平臺。
徐鳴的故事和他選擇的事情是對的,但那也是基于在創新的產品模式下去吞噬那剩余的蛋糕。而不是如今這樣一個平臺,即使未來純靠獵豹旗下平臺的輸血轉化,**也只能一個結局——對PGC算多一個渠道,對用戶而言,它也只是多了的一個可有可無的渠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