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關于酒的新聞,愛喝酒不懂酒的po看看了,依舊不太懂,不妨我們一起討論下。 是這樣的,昨天網酒網獲得花兒影視總裁敦勇和導演鄭曉龍7200萬元個人投資,網酒網為樂視網控股公司,花兒影視為樂視網旗下子公司(2014年3月,樂視網以9億元收購花兒影視100%的
有個關于酒的新聞,愛喝酒不懂酒的po看看了,依舊不太懂,不妨我們一起討論下。
是這樣的,昨天網酒網獲得花兒影視總裁敦勇和導演鄭曉龍7200萬元個人投資,網酒網為樂視網控股公司,花兒影視為樂視網旗下子公司(2014年3月,樂視網以9億元收購花兒影視****的股權)。去年網酒網就曾用花兒影視出品的《羋月傳》IP,出品過定制酒“羋酒”,并在樂視商城里面銷售。
轉化率只有0.001667%,樂視真覺得羋酒賣得好?
聽說羋酒的銷量還不賴,三個月賣了10萬套,獲得2000萬銷售額。
翻了下新聞,《羋月傳》于去年11月30日首播,羋酒11月27日上線。羋酒上線的三個月后(也就是2月底),《羋月傳》已經播畢將近2個月,靠IP效應把酒賣了3個月幾乎已是極限。跟經典劇集有長尾不同,“一次性”IP的長尾幾乎沒有。羋酒三個月的銷量,幾乎就是它整個生命周期的銷量。
在2月底時,《羋月傳》點擊量在樂視全平臺超過60億,我粗魯地將此記為60億點擊帶來10萬套的消費轉化,每個交易的轉化率為六萬分之一,即0.001667%。
同樣在2015年播出的《花千骨》,當時20億的播放量時就已被媒體封為“神劇”,可想而知羋月傳三個月60億的播放量并不是電視劇網絡點擊量的家常便飯。如果把賣IP酒這個事情套在只有千萬播放量的劇集上,銷量可能只有幾千套,銷售額可能也不夠回本的。
迪士尼的衍生品玩兒得好在于其對IP在線上和線下長久地維護,每一代小孩尤其是西方兒童,都多多少少看過幾部迪士尼動畫和電影,去過迪士尼樂園,在商場里逛過迪士尼玩具店。這些動畫形象、IP都在反復地在兒童、家長腦海中強化。
以酒作為IP衍生品靠譜么,又是誰在買酒?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網酒網2013年正式成立,今年4月29日申請新三板掛牌,同時網酒網啟動了B輪融資。
網酒網2013年12月建立了3000畝的生態農業產業園•臨汾基地,要打通紅酒種植、釀造、加工、包裝、銷售的整個環節,但僅一年后就因政府的“不可抗力”關門,轉為海外紅酒品牌代理。
折騰兩年下來,目前網酒網積累了高達1.5億元的虧損。據新三板股權轉讓說明書披露,網酒網在2015年、2014年營收金額為1.57億元、5411.68萬元,凈利潤分別虧損了7386.18萬元、7601.31萬元。
為何網酒網虧成這樣還受青睞,估計和網酒網的互聯網基因有關,互聯網公司的想象空間總是比盈利更加重要一些。
網酒網作為樂視生態一部分,欲與樂視全平臺互動,還有“星酒計劃”將酒與明星綁定,曾推出過鄭曉龍定制酒、秦嵐定制酒,和羋酒的玩兒法差不多。
網酒網的此類定制酒賣給誰?
年輕的粉絲?樂視網獨播的另一個爆款劇《太子妃升職記》是一個聚集了很多年輕粉絲的劇集,但這群粉絲一部分是學生,未滿18歲,不能合法買酒。而另一部分滿18歲的年輕粉絲,往往更傾向于喝啤酒和洋酒(包括純的或者雞尾酒),會買白酒或紅酒的學生黨不在多數。
中年的品酒愛好者?這類人不會因為看個劇就愛上一款酒。他們愛酒懂酒,也更愿意為紅酒、白酒消費,對酒類品質要求極高,對價格不敏感。但是他們多為職業男性,對于酒有自己的理解,不愛看劇,更不會為了劇集或者明星而買酒。
妻子或媽媽?這里人群是網站電視劇的觀看主力,尤其是像《羋月傳》這類片子。她們相較于其他兩類人群更有可能是羋酒的買家。但是這類人群不見得愛酒,買羋酒可能是單次的沖動消費,不見得可持續。如果購買商品后,商品的品質不能打動她們,下一次就不會為同樣玩法買單。
以酒作為IP衍生品,現在仍處在噱頭大于實際收益的階段,能為網酒網帶來多大利益也不好說,好在網酒網已經開始與法國、美國、澳大利亞、智力、南非等地的知名酒莊合作,比起自產自銷噱頭大于品質的酒飲品,靠產品本身積累的收入會更加扎實。
此外,樂視還布局了其他酒產品。樂視體育與中超IP合作生態啤酒“格魯特”,與易到用車推出的O2O服務“酒易到”,與樂視體育合作開設的生態酒吧“LeBa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