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社交應用 遛遛 獲1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由寶茂集團旗下徽瑾創投領投、天使資方紫輝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市場推廣和電商版塊的構建。 此前,遛遛 還曾于去年二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數百萬人民幣。產品形態上,遛遛以圖片社交方式為主。用
寵物社交應用 “遛遛” 獲1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由寶茂集團旗下徽瑾創投領投、天使資方紫輝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市場推廣和電商版塊的構建。
此前,“遛遛” 還曾于去年二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數百萬人民幣。產品形態上,遛遛以圖片社交方式為主。用戶可以給萌寵照片添加濾鏡、貼紙,然后上傳到遛遛上;同時也能通過地理位置、品種等篩選維度快速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寵物及其主人。此外,遛遛還能滿足用戶從社交延伸出的寵物領養、配種等需求。根據遛遛提供的運營數據,上線至今,現平臺注冊用戶110萬,DAU 8%,MAU則在25%左右。
垂直寵物領域做社交,主要是抓住了用戶怎樣的需求點?創始人張帆告訴36氪,遛遛上的用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主要出于社交需求。這批用戶到平臺上來一方面是向KOL咨詢養寵經驗;另外也有人想把寵物當做交友媒介,由于遛遛支持查看用戶所處地理位置,許多同城用戶都會自發組織線下聚會,將社交關系從網絡遷移到真實生活中去。另一類 “曬” 的需求更強,他們會把遛遛當成記錄自家寵物成長的相冊來用。張帆覺得這和朋友圈里常被吐槽的 “曬娃” 同理,寵物主如果頻繁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分享寵物照片,會和 “曬娃” 一樣面臨較大的社交壓力,這時一個更垂直純粹的平臺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有些人在遛遛里一次就會上傳一百多張照片,但他們在朋友圈里是不會這樣的。對于這批寵物愛好者來說,在遛遛上分享寵物所獲得的成就感也更高。” 張帆說,“打個比方,你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只京巴,而朋友圈里對狗感興趣的要砍掉一半,對八哥感興趣的又要再縮小一圈,其實很少有人會給出有效回饋,但在遛遛上聚集了許多同樣愛狗,或者也養了京巴的用戶,這時他們交流的話題就會更有質量。
”從上述幾個硬需求入手,遛遛以交友和寵物分享入手吸引了一批寵物愛好者。但張帆覺得,想要做流量沉淀**還是得靠優質內容。由于平臺內容產出以UGC為主,遛遛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來引導用戶生產優質內容:種子用戶營造社區氛圍。張帆設計出身,因此遛遛的首批用戶都是之前工作圈的朋友,多為設計師、導演、模特等行業的從業者,拉動了整個社區的調性;產品設計上,通過標簽引導及積分體系的設置,鼓勵用戶持續生產內容;運營方面,組織專題性線上評選活動,以個性化周邊做為獎品(抱枕、GIF表情...)吸引用戶參與。在我看來,從優質內容延伸出的IP化道路或許是遛遛可行的發展方向之一 。
在近來的 “網紅熱” 之下,我們發現能火的不僅僅是 “人”,互聯網也孕育出了一批 “動物類網紅”。因為動物本身不會說話,他們背后的運營團隊就顯得非常重要,“回憶專用小馬甲”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 我相信在其2519萬微博粉絲中,有的一定不僅僅是端午和妞妞的粉絲,它們的主人馬建國也經常成為網友的關注對象(當然 “馬建國” 估計也是個team)。張帆表示,造網紅的確在他們的規劃之中,此前也做過幾次嘗試:比如他們曾經捧過一個把小香豬當寵物養的姑娘,其一條微博的轉發量在5W左右,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的確,捧動物網紅對運營的要求很高,因為都是人在寫段子、寫故事,一張照片可能本身很普通,但通過這個可以傳達出很多有共鳴的故事。但能不能火、能火到什么級別,運氣成分也很重要。”不過IP終究是個 “慢活兒”,對于現在的遛遛來說,做電商來錢顯然更快一些。
在通過積分商城試水了一段時間后,遛遛正在籌備自己的電商版塊。說到寵物電商,已經走到C 輪的波奇已經全走了相當一部分生意,對此遛遛想在用戶層級上做出區隔,主做海淘類中高端商品,向經銷商、海外品牌品牌拿貨,模式很 “輕”,供應鏈運輸工作將由供貨商來承包。
石家莊網絡建設得到消息目前,“小紅書”、“網易考拉” 等全品類海淘平臺也在涉及寵物商品,不過由于不是主營業務,SKU做的不深。和遛遛類似,看好寵物社交這個垂直入口的玩家還有 “聞聞窩”、“尾巴圈”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