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5時起,普京在莫斯科商棧展覽中心與俄羅斯民眾開啟2016年的直播連線。此刻仍在直播的連線是俄羅斯互聯網的年度盛事。 石家莊網絡建設 獲悉普京此前已經連線過14次,回答過900多個問題,連線時間超過了45小時,每次連線都是世界上耗時最長的總統連
4月14日下午5時起,普京在莫斯科商棧展覽中心與俄羅斯民眾開啟2016年的直播連線。此刻仍在直播的連線是俄羅斯互聯網的年度盛事。
石家莊網絡建設獲悉普京此前已經連線過14次,回答過900多個問題,連線時間超過了45小時,每次連線都是世界上耗時*長的總統連線。
在這背后,足以彰顯普京善于利用互聯網營銷形象和統治社會思想的政治手腕。另一面也向我們說明,俄羅斯跟中國一樣,有大量的“網蟲”,互聯網原住民、普京和互聯網精英一起打造了歐洲*龐大的互聯網行業。
恰好,「識象」專門在俄羅斯游歷了一段時間,也感受了互聯網對俄羅斯的改變。
俄羅斯仍在網上曬幸福
在擁堵遠超北京的莫斯科街頭,有不少蘇聯時代的拉達牌小車,但也到處擠滿了歐美出品的豪華轎車。這些豪車里不是能源富商就是互聯網新貴。
在國內的新聞里,俄羅斯的形象只有一個——因為西方的制裁,居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在俄羅斯呆上**就該明白這得是往菜里添了一缸醋。
現實是,莫斯科人平均三輛轎車,大多數家庭在郊區都擁有一套木屋別墅,周末全城人都往鄉下跑,每年的七八月他們都擁有巨長的長假。此時“戰斗民”族會批量在“戰斗”在全球旅游景區。他們將實時通過網絡分發“戰斗民族”在世界各地戰勝高樓、大山大海的景象。
盡管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一個普通藍領的平均收入已經下滑,但月薪仍然保底可達到6000到8000元人民幣。
更要氣死你的是,俄羅斯人醫療免費、教育免費,水電、煤氣等基礎生活消費也極為便宜,有些直接打進物業費里統一收取,而物業費并不比中國貴,低保戶再窮也能從政府那分到70平米的房子。而早在蘇聯時期,其高度城鎮化就已經讓傳統小農經濟絕跡了。俄羅斯大城市之外是諸多個功能齊備的小城鎮,務農者的生活水準遠遠高出你的想象。在圣彼得堡,媒體高呼著失業率正在抬升,但實際的失業率卻只是千分之幾。你們俄羅斯媒體是有多脆弱!
沒有幾個大學生會擔憂工作問題或者思考如何上街。如果真的民不聊生,你很難想象普京政府的支持率仍然有七八成。俄羅斯的年輕人正忙著在互聯網上曬臉曬幸福呢,而且他們還不必翻墻就可在推特和臉書上表達自己的想法。
此刻的俄羅斯已經是歐洲**的互聯網市場,網民人數在歐洲位居**,并且保持著將近20%的增長。有超過97%的俄羅斯年青一代是互聯網的重度用戶,約28%的55歲以上俄羅斯人能使用互聯網。俄羅斯也擁有一大批足以比肩世界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行業的完整程度跟中國在一個水平線上,甚至一些地方做的更好。
俄羅斯的互聯網崛起當然與普京和一些互聯網大亨有關。
普京的互聯網形象戰
線下普京經常打獵秀肌肉,而通過互聯網,普京成功地把自己鍛煉成了一個段子手。
昨天連線中的提問包括:如今俄羅斯人都在節省,普京節省什么。普京回答是時間。而如今俄羅斯人都在存錢,普京存什么,普京依然回答時間。
提問:如果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都掉水里面,你救誰?
普京:如果一個人想要把自己淹死,沒有人能夠救他。但只要他們倆愿意,我會伸出援救之手。
互聯網是普京展示形象的一個**舞臺,普京特別擅長把握民眾的互聯網情緒,并利用互聯網戰斗。為了和西方對抗,他專門成立了一個新媒體“今日俄羅斯”用來對抗CNN等美國媒體,但他搞宣傳的方式高明的多。“今日俄羅斯” 請來的是反美的美國**主持人拉里·金。因此他的用戶不但有俄羅斯人,更多的卻是喜歡看美國出丑的美國用戶。他的“今日俄羅斯”的視頻居然可以運作,“今日俄羅斯”的關注度也打敗了整個歐洲的時政新媒體。
當然這不等于互聯網在普京治下,可以毫無顧忌。雖然此前民眾的留言高達170萬條,有的也不乏敏感,但在直播中,一些十分敏感的話題,顯然會經過主辦方和主持人的過濾。
在俄羅斯整個互聯網的榮辱與趨勢都和普京有關。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大眾傳媒就經歷私有化的轉型期,金融寡頭操控了**的傳媒和話語權,但他們隨后遭遇了強大的普京。普京開始整合媒體,并直接指出媒體是“**的服務者”,如能源行業一樣,國有資本成為傳媒領域的控股者。
普京充分承認互聯網的自由性。所以無論是臉書、Youtube還是推特,都能在俄羅斯長足發展,梅德韋杰夫甚至還是臉書上的網紅。但是普京也懂得如何讓互聯網有利于自己,并適時加強控制,讓聽話的媒體存在,不聽話的被處理。
比如他會利用美國監聽事件,和恐怖主義活動,以反恐和反西方的名義,團結民眾自己來控制互聯網。比如他利用烏克蘭的危機,就對本國*不聽話的互聯網企業VK下手,讓人用資本將VK的自由派踢出董事局。
那些瘋狂的大亨們
普京更會抓住互聯網大亨的弱點,影響他們,畢竟互聯網行業是能源之外俄羅斯*有利可圖的行業。而這個行業高度依賴投資人的投資,資本市場的風吹草動會立刻左右他們的前途。所以普京沒事就會嘮叨兩句,每次一開腔就能嚇到所有的互聯網企業股價跌破膽。比如他會說互聯網其實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發明的,俄國的很多互聯網企業被迫雇傭了很多美國人云云。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俄羅斯的普京、現行法律以及狂熱的普京粉才是真的惹不起。當然在俄羅斯,互聯網大亨們本身也是影響社會的強大存在,俄羅斯仍然潛移默化地被他們改變。
這些大亨往往是以瘋狂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投資人尤里·米爾納剛剛發出了“突破星擊”計劃,和霍金一起打造相當于光速20%的超級飛船飛往飛馬座。
而在2011年,俄羅斯新媒體巨子德米特里·伊茨科夫發起了“俄羅斯2045”計劃,要打造“永生人”。利用人造大腦存儲人的記憶。當人瀕死時,將大腦記憶移植新的機器身體和人造大腦上。只要記憶移植,人將實現永生。
一個要上天,一個要永生,這種瘋狂超越了普通的互聯網炒作,不過這實際上一直符合俄羅斯人打造超級科技的民族情緒。這是冷戰時代強大蘇聯擁有超級科技后,對整個俄羅斯遺留下來的基因。這讓人相信,只有強大的科技才是俄羅斯崛起的象征。
俄羅斯的互聯網大亨也許和普京未必時刻同線,比如VK的創始人還是普京的堅定反對者。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助力俄羅斯變得更偉大的英雄形象。他們知道,俄羅斯這個“戰斗民族”只尊重英雄和強者。要想改變俄羅斯,就必須造出英雄,無論他身處政壇,還是操縱科技。
這也導致一個現象,俄羅斯的互聯網雖然非常開放,但并沒有出現烏克蘭西部民眾那樣親西方體制的情況。因為無論是主流的互聯網企業家還是用戶,都以恢復俄羅斯或蘇聯帝國的榮光為目標,這很容易形成愛國主義為基礎的互聯網文化。
那么愛國主義是蘇聯時代的俄羅斯中老年專有嗎?俄羅斯新新人類和雅痞怎么看。后續,我們去認識下俄羅斯文藝普通和二逼青年的互聯網打開方式,以及那些瘋狂的俄羅斯互聯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