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月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滴滴開啟新一輪融資(G輪),擬融資10億美元,估值超過200億美元。這輪融資有了新進展,在今天舉行的瑞士信貸2016年度亞洲投資者峰會上,曾負責滴滴上一輪融資的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公開確認滴滴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
早在2月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滴滴開啟新一輪融資(G輪),擬融資10億美元,估值超過200億美元。這輪融資有了新進展,在今天舉行的瑞士信貸2016年度亞洲投資者峰會上,曾負責滴滴上一輪融資的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公開確認滴滴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
依據朱景士的說法,滴滴新一輪融資即將完成,并且**估值遠超過此前各種渠道的傳言。
對于此輪融資金額以及投資機構,朱景士并未透露。不過,巧合的是,同樣在今日下午,外媒再度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滴滴將**一輪融資目標提高至超過15億美元。滴滴在此輪融資完成之后,**估值將在250億美元上下,阿里、騰訊繼續參與了滴滴此次融資。
而這離滴滴公開上一輪30億美元融資僅僅過去半年。問題來了,一直宣稱手握3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滴滴,為何如此急于進行新一輪融資?
30億美元已經耗盡?未必
對于滴滴F輪的30億美元融資現在還有多少外界不得而知。此前有兩個說法:
其一,在一月份,Uber CEO卡拉尼克來華曾向媒體毫不避諱的提及滴滴的補貼數字,滴滴每星期給司機的補貼金額在7000萬美元到8000萬美元左右,按此計算,滴滴一年的補貼數額達33.6億美元到38.4億美元。之后,有媒體對滴滴的補貼情況進行了推測,認為卡拉尼克在一定程度上黑了滴滴,滴滴一年的補貼應該在15億美元左右。
其二,據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去年9月份宣布的時候,很多投資人只是簽約了協議,資金并沒有真正到位。
如果這兩個說法屬實,那么滴滴處于一個花費巨大,且上輪融資沒有完全到賬的情況。不過滴滴方面對于該說法予以回擊,在兩個月前(2月3日),滴滴副總裁陶然在微博上表示,“希望大家不要被流言誤導。我只想講一點,截止目前滴滴的現金儲備仍有30億美金,我們將繼續敬畏每一分錢。”言下之意,滴滴不僅有錢還知道省著花。
雖然,融資5個月,一分錢也沒動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但從現實感受來看,在贏得大部分市場份額后,滴滴確實調低了補貼力度。根據時代周報在2月份的調查,目前滴滴是所有打車平臺中補貼力度**的一家。就早高峰對司機的獎勵倍數來看,滴滴是至少1.6倍,Uber則是2倍;夜高峰滴滴是至少1.4倍,Uber則是至少1.7倍;非高峰滴滴是至少1.2倍,Uber則是至少1.4倍。
除此之外,朱景士今日還透露,滴滴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盈利,目前四百個城市中已有近三百個盈利。
因此,滴滴的新一輪融資應該并非現金緊張,更有可能是為新一輪戰爭以及業務發展做資金儲備。
兩個原因,滴滴需要提前屯糧
1、今年,專車市場勢必又是一場硬戰
在去年2月與快的合并時,程維或許沒有想到,原本有望大一統的專車市場會在今年出現這么多岔子。無論是外來者Uber,還是不溫不火的神州專車,甚至被一度打的奄奄一息的易到用車,都成了這個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
Uber做好了在中國市場持久戰的準備。去年Uber在中國市場投入了10億美元,今年的投入計劃與去年持平。卡蘭尼克很清楚,如果Uber率先取消補貼,相當于在這場比賽中舉白旗,他表示:“為了吸引用戶,Uber必須擴展至新的城市,并對用戶進行補貼,這將需要大量的資金。”過去兩年Uber進駐國內22座城市,業務范圍從北上廣深開始向二、三線城市發展,他們希望在2016年能覆蓋到100個城市。在近日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卡蘭尼克更是說,要用全世界賺來的錢燒中國市場。
“我以為滴滴和快的競爭就是總決賽,合并后可以好好建設家園了,沒想到只是亞洲小組賽。”程維在夏季達沃斯發言時,如此形容與Uber的競爭。
若說,與Uber的激戰此前已經有預料。那么神州專車和易到則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不久前關于阿里投資專車B2C模式代表神州專車的消息漫天飛,阿里與神州專車運營主體“優車”達成30億元戰略投資協議。據虎嗅了解到的情況,交易的確存在,卻被擱置了。虎嗅此前推測阿里同時又是滴滴的投資方,滴滴快的方面可以搬出“不競爭條款”來阻止這場投資。
但郎有情妾有意,阿里如果預見無法克服相關的法律障礙,就不會與神州專車談投資。所以,阿里肯定能處理法律方面的問題,不會讓“不競爭條款”成為投資神州專車的絆腳石。
除此之外,被納入到樂視生態系統的易到用車,近日也來勢洶洶,推出充一千返一千的活動。
相比較而言,滴滴今年的仗更難打。2014年滴滴的對手快的,去年是Uber,而今年則是3家,且無論是哪家目前都有后臺撐腰,難以攻下,因此需要儲備資金。
2、儲備資金,發展新業務
根據滴滴的一份融資文件顯示,滴滴預計公司2016年將實現盈利,利潤預測是5.4億美元,2017年和2018年利潤將分別達到10.2億美元以及15.1億美元。盈利壓力可見一斑。
滴滴目前涵蓋出租車、巴士、順風車、快車、專車、代駕和試駕7條業務。除了深化成熟業務的商業模式之外,滴滴在向新業務拓展,探索新的營收模式。
石家莊網絡建設了解到,目前滴滴正嘗試拓展新一條業務線——P2P租車。其優勢也顯而易見,平臺上有個人車主的閑置車輛,又有眾多C端用戶,順勢發展租車業務在邏輯上也走得通。在商業上,滴滴還可以從中抽取傭金。
此外,為了在技術上搶占優勢也為了給資本講故事,滴滴正在對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投入研發。在今日的大會上,朱景士的態度似乎印證這一點。他表示,無人駕駛是令人激動的未來,滴滴也在密切關注。“除了技術因素,不同經濟體的成本結構、基礎設施條件也會成為決定因素,比如人力成本在中國仍遠低于美國。因此滴滴將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革新人力駕駛的世界。”
在新業務與新技術下,滴滴勢必要提前屯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