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位學者慷慨激昂地表示,中國毫無疑問將在2020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來自經濟學人智庫的首席經濟學家則表示,中國將在2030年或更晚摘取這一桂冠。 在阿里研究院組織舉辦的2016新經濟智庫大會上午,來自中外多位演講嘉賓登臺演講談全球經濟、中國
中國的一位學者慷慨激昂地表示,中國毫無疑問將在2020年成為全球**大經濟體。而來自經濟學人智庫的首席經濟學家則表示,中國將在2030年或更晚摘取這一桂冠。
在阿里研究院組織舉辦的2016新經濟智庫大會上午,來自中外多位演講嘉賓登臺演講談全球經濟、中國經濟,主要圍繞新經濟的未來和趨勢,包括前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斯坦福大學教授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鞍鋼和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巴普斯特(Simon Baptist)等。
龍永圖負責開場,莫里斯則從歷史學演進的角度來談未來誰將成為新經濟的主宰,他的答案幾乎就是呼之欲出了(有一種隱喻似乎指的是中國),但是他在結束演講前的**一句話則讓答案充滿了懸念,他說誰都有可能。
但是這種隱晦讓隨后登臺的胡鞍鋼一上來就高傲地捅破了,他說:“對Ian Morris**一個問題做一個回答,誰主導新經濟?一定是中國的。當然不只是中國,因為中國不只是世界人口*多的**,也將成為世界**的經濟體,成為世界**的貿易體。”
中國經濟正在遭遇下行壓力,6.5%甚至更低的增速在未來可能成為新常態。但是,在胡鞍鋼院長的眼里,這都不是事兒,他表示,從現在直到2020年的5年間,中國大體保持6.5%到7.0%的經濟增長率,他估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大體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20%。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隨后他用了一系列柱狀圖和數據走勢來對中國經濟進行了預測,他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風險只有0.5個百分點,他用了兩種推導方式,*終的結論都是——中國經濟將在2020年成為全球**大經濟體。整個演講充斥著無數個“信心”,如果不是阿里巴巴的LOGO在那里擺著,我差點兒以為走錯了會場。
有意思的是,在胡鞍鋼之后登臺演講的《經濟學人》智庫(EIU)的巴普斯特則給出了一份相差10年的預測。他長期研究亞洲各經濟體,在通過歷史數據的柱狀圖分析后,他做出了一份預測——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的經濟體,他認為這是遲早的事情。
但這個預測要比胡鞍鋼院長的預測晚了10年。
巴普斯特對中國的經濟增速做出了比胡鞍鋼看上去更悲觀但也更理性的預測。他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的**增速是6.5%,這是**了,到2020年這一增速可能只有5%,甚至比5%更低一些??傊?,增長率會下降,這是一定肯定的。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調研,印度的增速已經超過中國,成為亞洲增速*快的經濟體,到2030年,印度將超過日本、英國、法國和德國。
今天上午到演講主題是討論“新經濟”,幾位演講嘉賓都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了不同緯度的預測和展望,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巴普斯特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好事兒,因為過快增長可能會導致很多的不平衡。
不知為何,在兩位所謂的專家、學者不同的預測中,我竟然更傾向于相信巴普斯特。一位在現場的朋友跟我吐槽說,胡鞍鋼在上面講一句,她就下面忍不住吐槽一句。中國的“專家”、“學者”*近屢屢在網絡上發表一些讓正常人的智商受到“侮辱”的言論,甚至大放厥詞,我認為,清華大學的這位教授在中國政府低調處理中國經濟增速的時候提出保持6.5%—7%,會讓后者難堪。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許小年在一篇文章中說的,“只要官員不再熱衷那些不著邊際的規劃,不再制造更大的泡沫;只要學者不再以治國平天下的情懷空談褲腰帶的松緊;只要企業不再盼望政策的刺激和政府的救援;中國的企業和經濟就有希望。”這里將“官員”二字替換成“專家”“學者”同樣普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