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寒冬之下,本來為爭奪市場打得頭破血流燒錢無數的兩家企業,一夜間則成為了一家人。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除了看熱鬧瞎起哄外,最關心的無疑是兩家因為競爭而打價格戰讓大家受益的企業如今在一起了,原本因為競爭而誕生的各種實惠優惠還會有嗎?同樣
在互聯網寒冬之下,本來為爭奪市場打得頭破血流燒錢無數的兩家企業,一夜間則成為了一家人。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除了看熱鬧瞎起哄外,*關心的無疑是兩家因為競爭而打價格戰讓大家受益的企業如今“在一起”了,原本因為競爭而誕生的各種實惠優惠還會有嗎?同樣的問題從優酷合并土豆、58同城的整合、滴滴聯手快的,到**的美團聯婚大眾點評和攜程控股去哪兒網,都被常常提起。
從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規律來看,每個細分領域一般而言只能存在兩個競爭者,而如今的市場發展格局下,兩個競爭者竟然走到了一起,從商業的角度而言的確能夠為每個細分領域節約了大量的競爭損耗。但是在筆者看來,如今的整合潮雖然的確在短時間內讓打得火熱虧得嚴重的兩家互聯網企業抱團一起取得休養生息的機會,但是卻難以避免還將有新的競爭者出現,而且只是時間問題。
在不少看來,如今的整合潮背后的推手源于資本,但是在筆者看來,新的競爭同樣也是源于資本。當某些資本看好某個細分領域而促使其整合誕生巨頭的話,那恰恰是證明了該細分領域的巨大市場,而逐利的資本自然會挖掘和選擇新的競爭者加入。以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大家都以為格局已定,但在專車等方面滴滴出行仍面臨著優步的競爭,而在**的代駕領域,e代駕同樣不可小視,據艾瑞發布《中國在線代駕行業2015Q3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5第三季度代駕市場份額看,e代駕仍保持**優勢,占據76.5%的市場份額,滴滴代駕為14.1%,其他代駕總計僅為9.4%。而艾瑞的調查報告也顯示,代駕用戶選擇代駕平臺時相較于價格而言更看重的是響應速度、駕駛技術、安全保障等服務因素,而e代駕訂單的穩定增長也恰恰說明了代駕行業深耕服務的必要性,值得其他所謂的細分行業巨頭的反思。
該文章由
石家莊網站建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