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熱的事件莫過于網絡癱瘓了。繼前段時間支付寶因光纖被挖斷大規模服務中斷之后,緊接著攜程網也因故障癱瘓,隨后東莞網民也感受到了網絡癱瘓帶來的影響(詳見6月1日《東莞觀察》AⅡ03版)。有網友評價,這在全民網絡時代是場大故事。相信不少市民從此次
這幾天*熱的事件莫過于“網絡癱瘓”了。繼前段時間支付寶因“光纖被挖斷”大規模服務中斷之后,緊接著攜程網也因故障“癱瘓”,隨后東莞網民也感受到了“網絡癱瘓”帶來的影響(詳見6月1日《東莞觀察》AⅡ03版)。有網友評價,這在全民網絡時代是場大故事。相信不少市民從此次事件中也感受到,互聯網已經像水和電一樣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當它越來越強大的同時,我們也能感受到它的“脆弱”。
“脆弱”之一在于,人們越來越離不開它,而它稍有風吹草動就演變成一場“大事故”。在這個走路吃飯都在刷微博用網絡的時代,互聯網確實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這幾次的“網絡癱瘓”就可以看出,東莞網民承受了不小的精神煎熬。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微博上日前竟然發起了“2015**十大酷刑”的投票,在短短7小時內有超過1500名網民投票,投選心目中酷刑之*。當中,*多網民選的是“斷網”(無法上網)。雖然這有點調侃的意思,但其實從網友的吐槽中,也能體會到這種“酷刑”的折磨。除了沒事可干的網友在不斷“比慘”外,其實一些用戶也損失了一些“隱形收入”。
“現在的社會網絡無比重要,公司斷網,工作基本全部癱瘓,每秒損失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一網友在微博感慨。但感慨歸感慨,想要向網絡提供商索賠,還真不是件易事,因為這類損失完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很難鑒定,只能當成自己倒霉了。而事后寬帶提供商遲遲不明朗的回應,讓不少網友頗為失望。
“脆弱”之二在于,隨著寬帶市場競爭的激烈,除了這種大范圍的斷網外,被人為斷網的“小事故”其實挺常見。就在此次寬帶大面積“癱瘓”的同時,東莞通信行業還發生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上周末,一民營寬帶運營商就在橋頭街頭散發相關降價兼有“抗議”意思的宣傳單,其大致內容就是:該公司寬帶網絡經常被競爭對手人為剪斷,造成用戶斷網,損失巨大。
其實,近年來這類由運營商競爭而引發的“被斷網”事件并不少見。在搜索引擎的搜索框輸入“東莞 寬帶 競爭”的相關詞就會發現,由于利益扯不清小區被斷網、剪斷對方線路、關閉對方設備電源等事件并不少。而這些事件受害者當然是網民,不能正常工作生活,上網權益得不到保障。這類手段并不高明,但卻時有發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行業競爭偏離了主道。
有一個段子其實說得挺在理:對你罵得越兇越多,證明你對我很重要,如果我不再罵你了,就證明我真的不在乎你了。這個段子用在互聯網及寬帶網絡上也適用,對于我們這類普通網民來說,其實要求頗為簡單:提供穩定的網絡和及時的服務就行。如果要讓這個行業保持良性發展,不僅需要運營商之間的自我規范,監管部門的嚴懲也不能缺位。如果繼續讓這“脆弱”的一面愈演愈烈,只會將擁護你的客戶越推越遠。該文章由
石家莊網站建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