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網絡在1997年成立。最早做電腦、做物業,我們有很多電腦商家資源,積累了電腦商家的信息。經過幾年的運作,在2007年的時候提出了水泥加鼠標的模式,這是公司當時大的轉型,就是把線下商家信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把它搬到了網上,通過網上讓商家做更多
太平洋網絡在1997年成立。*早做電腦、做物業,我們有很多電腦商家資源,積累了電腦商家的信息。經過幾年的運作,在2007年的時候提出了“水泥加鼠標”的模式,這是公司當時大的轉型,就是把線下商家信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把它搬到了網上,通過網上讓商家做更多信息的漏出,2007年在香港上市。
在2010年的時候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行業趨勢,發現有用戶流失的情況。究其原因是他們在使用互聯網的方式上發生了變化,更多通過移動的設備獲得資訊,所謂的碎片時間。為了應對這個,在2010年的時候做了重大戰略轉型,在依托于我們互聯網這塊的基礎,去向移動互聯網方向做一些轉變。
太平洋汽車的定位一直是“生活服務資訊”。其實說到底它是一個媒體。
我們*開始按照媒體的商業模式,收入主要靠廣告營收。因為對于用戶來講,汽車是一個比較“重”的購買,用戶去做一個購買決策不僅需要一個專業性意見,而且更需要做一些對比,需要很長的時間。作為垂直類媒體,擁有行業領域的公信力,而廠商需要砸廣告打品牌,所以當時大部分營收都是靠品牌廣告。
不過近一兩年,這種格局開始發生變化,汽車廠商對于品牌的推廣需求在下降。我們的業務模式也做了調整。
太平洋汽車將這幾年的重點放在對汽車銷售市場的培育。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首先在**100個多城市通過跟4S店或者經銷商合作的方式建立分站。太平洋汽車協助這些經銷商獲得銷售線索(包括用戶的習慣、汽車價格、購買地址等)。通過移動端等手段搜集用戶購買汽車的需求,再傳遞給經銷商轉化成他們的客源。
談到APP,我們這幾年做了不少嘗試。
在產品上,首先要滿足用戶的操作和需求。尤其是APP,更多是針對手機的特性進行挖掘需求,包括GPS定位、傳感器等。APP其實僅是可以滿足用戶一部分的需求,比如對于這種快餐式的資訊。
同時,在尊重用戶習慣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
比如,通過訂閱來解決用戶對于資訊聚合的需求。用戶通過主動搜索或者訂閱行為,來決定內容的聚合。通過這種個性化訂閱,讓用戶定位到自己的需求。
第二就是把一些核心的功能抽取出來做一個單獨的APP,其中也曾嘗試結合新的業務點。比如我們的報價庫,完全可以根據我們的分站渠道模式,通過跟經銷商的這種緊密合作去完善這部分的功能。
跟傳統媒體內容類似,汽車資訊也面臨著同質化的情況。在做差異化方面,太平洋網絡分站加盟體系。這樣落地的能力會更強。為此,我們也正在開發一些新的產品,解決用戶在售前、售后各方面的需求。
在移動端產品布局上,我們除了以上提到的有針對輕閱讀的資訊客戶端之外,還有針對深度閱讀的汽車移動雜志,適應用戶的不同閱讀需求。
汽車行業其實是需要一個有專業沉淀的行業,很大一部分人是有深度需求的,包括汽車文化歷史等。所以太平洋汽車通過做電子汽車雜志,來給用戶一個體驗。這些深度用戶,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些用戶完全可以轉化為銷售線索、網站意見**,甚至特約撰稿人。
目前,太平洋移動端的流量由“wap+APP+開發平臺流量”構成,目前占總體訪問量的四分之一。
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力點還有很多。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算是初級階段,新車需求很多,大多數落在買車的階段。不過隨著發展,用戶的需求也在變化,當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汽車的“后市場的需求”也是一片處女地,但這也是塊難做的業務。其中,后市場指的是汽車用品、GPS等車載的系統,同時也包括維修、保養、洗車、停車等相關服務。我們的業務轉型會朝著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