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巨人私有化的關鍵,多數評論者往往只從行業大勢的角度去分析,卻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領導者的個性。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 了解,而這或許將說明,在同樣的大背景下,同行們會不會采取相同的策略。 在27日晚間,盛大游戲宣布已經收到由控股股東牽頭的一
盛大、巨人私有化的關鍵,多數評論者往往只從行業大勢的角度去分析,卻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的因素——***的個性。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而這或許將說明,在同樣的大背景下,同行們會不會采取相同的策略。
在27日晚間,盛大游戲宣布已經收到由控股股東牽頭的一家財團的私有化要約,價格為19億美元。此時距離盛大網絡(盛大游戲母公司)宣布啟動私有化,相隔2年零3個月。
盛大游戲啟動私有化,就和早前巨人網絡決定私有化一樣,有些出人意料。按照一般業界的看法,走上這條路的關鍵在于,雖然眼下是中概股海外上市窗口期,但海外對中國網游企業的模式依然沒有認可,網游企業在快速循環與規模化后,市盈率和股價也不斷下降。私有化的成本可能比當初向銀行借款還要劃算。
于是乎,以客戶端游戲為主打的那些游戲公司們,將從集體上市向集體私有化急轉彎的言論盛囂塵上。真會如此嗎?
端游公司不差錢
從本質上來說,盛大游戲也好,巨人網絡也罷,其私有化,只是商人的一種手段,目前資本市場看起來不太好,就先撤出來,等春暖花開了,還可以再回去。
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以大型客戶端游戲成名于游戲行業的盛大游戲和巨人網絡的私有化背景還是有所不同的。盛大是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從《傳奇》開始了中國網絡游戲的創富神話后,就逐步從寶座上滑落,而巨人網絡2006年游戲市場格局劃分初定之時,半路出家,以一款《征途》逐步撬開市場,并逐步進擊入游戲廠商一線陣營之中。
從表象上看,兩者的退市是相似的。尤其是去年上半年的情況,尤其讓人覺得寒心。盛大游戲的半年報凈利潤超過6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6億,中青寶還不足其1/20。可中青寶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人民幣100億元,市盈率高達734倍;盛大游戲市值只有11.0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70億元,市盈率僅為6.6倍。
但這并非關鍵,關鍵在于不差錢。正如我早前在評論巨人退市的時候的觀點,端游是典型的現金奶牛,雖然增長率不行,但是盤子大,利潤率很高,極其賺錢。他們的主要問題不是缺錢,而是有錢花不出去。因為不是再砸一筆錢就能做出一款和老款一樣賺錢的客戶端游戲的,所以上市融錢確實意義不大。
少一點資本掣肘,或許得到的收益會超過損失。
***的個性很重要
但大多數評論者往往只從行業大勢的角度去分析,卻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的因素——***的個性。而這或許將說明,在同樣的大背景下,同行們會不會采取相同的策略。
盛大的陳天橋和巨人的史玉柱是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但在另一種程度上來說,兩者卻有一個共同點,近乎偏執的堅持。
史玉柱自不必說,走過大起大落的他,從IT業跳入保健品,再殺進游戲行業,步步驚心不說,奇跡也是不斷,而頑強則是我對他事業的觀感,尤其是*初的《征途》,沒有人看好,而他卻用有悖于當時游戲傳統的手法,以免費暢游的方式,硬是將一款技術上不咋地的游戲變成了下金蛋的雞,甚至改變了行業的風向標,如此種種,在史玉柱操盤的巨人行事中,還有許多,許多事起初都被人詬病,之后又被人追捧。
而陳天橋的履歷中,對于家庭娛樂中心的堅持,亦是極其堅強。據
石家莊網站優化了解,從盛大盒子的折戟沉沙,到極度鋪張的文學、影視、周邊、可穿戴智能設備等等,盛大早就不是一家游戲公司,而是陳天橋眼中創新力極強的家庭娛樂中心制造工廠,盡管毀譽參半,盡管距離夢想還很遙遠,但近十年來,這個理念,他一直在堅持,從沒搖擺過,而且正是他的堅持,讓自己離目標更近。
和其他游戲大佬們總在變換著自己的身段不同,陳天橋、史玉柱有股子離經叛道的“蠻橫”,而這種個性,亦使得他們對資本市場的指手畫腳,難免心生厭倦。盛大和巨人的私有化,恰恰都有某些項目推進中,被外界橫加干涉,而讓***難以如愿的導火索。
私有化浪潮會來嗎?我只想說,痛快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