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移動支付的兩大巨頭微信和支付寶,興起的時間并不算長: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才開始逐步進入到移動支付市場。而在經過短短的幾年之后,現在除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孩子之外,全國多數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就連菜市場的菜販們都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寶
國內移動支付的兩大巨頭微信和支付寶,興起的時間并不算長: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才開始逐步進入到移動支付市場。而在經過短短的幾年之后,現在除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孩子之外,**多數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就連菜市場的菜販們都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寶。很多人擔心,以后紙幣和硬幣都將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央行方面則回應,紙幣和硬幣這種形式仍將會伴隨著我們很長一段時間。
就在移動支付平臺剛剛從掃碼支付逐步向人臉支付升級之時。我國央行推出了新的支付方式,就是數字人民幣。其實,央行研究“數字人民幣”也已經有6個年頭了。于2020年開始,在深圳、蘇州等少數地區進行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而到了2021年,今年北京和成都市民也領到了數字人民幣,成為了“幸運兒”,甚至有不少公務員也領到了數字貨幣作為部分工資的發放。
通常來說,數字貨幣有兩大好處,官方稱為“雙離線支付”,也就是在無網絡、無信號的情況下完成轉賬支付。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數字人民幣“升級”了,推出了可以脫離手機的“可視卡式硬錢包”。“可視卡式硬錢包”與我們使用的銀行卡一樣,在付款時無需使用手機,只需要把它對著收銀機器碰一下,就可以輕松完成付款。
不僅如此,在完成付款之后,卡上的水墨屏窗口上隨即就可顯示出消費金額、所剩余額、離線可用次數等信息。有了這張卡之后,就算是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孩子,也都可以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消費。目前這張可視卡還沒有普及,但隨著數字人民幣的全面推行,終將會走進普通家庭。未來即使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情況下,只要有可視卡就可以完成購物消費。
其實,數字人民幣支付方式要余額寶、微信支付更加安全。即使是在沒有網絡、沒有信號的情況下,只要消費者和商家都打開數字錢包,將手機背部相互“碰一下”,就可以完成轉賬支付了。而且,數字人民幣并不需要銀行卡就可以直接支付,從不同支付平臺之間轉賬也顯得輕松自如。
現在有不少人提出,那數字人民幣全面推行之后,支付寶、微信是不是會江湖地位不保呢?我們打一個比方,數字人民幣是真正意義上的錢,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只是一個錢包的作用,并不存在真正競爭的關系,甚至有了數字人民幣,支付寶、微信里面也不需要綁定各種銀行卡了,可以將數字人民幣直接轉入支付寶和微信賬號即可。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此外,支付寶、微信等APP里面還有理財、充電話費、支付水電煤等功能,而數字人民幣性質和紙幣差不多,不可能完全取代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二大移動支付的巨頭。
同時,隨著數字人民幣的全面推行,“銀行卡”的使用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因為人們只要帶一部分手機就可以付款,或者拿張數字人民幣可視卡也可以完成支付功能,使用“銀行卡”的頻率將會減少。
不過,我們認為,“銀行卡”的使用空間被縮小,但銀行卡還有透支消費額度的功能,滿足了一些人透支消費需求,而數字人民幣只是以電子貨幣形式存在。所以,只能說“銀行卡”使用空間會被縮小,但是并不可能被取代。
實際上,數字貨幣的推出,可能會對移動支付、銀行卡的業務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人們要用支付寶、微信來支付還會繼續使用,要用銀行卡支付,也還會繼續下去。原因是在數字人民幣只是替代了一部分支付功能,但移動支付、銀行卡的另外功能數字人民幣是無法取代的,移動支付APP上有很多實用功能,數字貨幣是替代不了的。而銀行卡可以提供透支消費的額度,這也是數字貨幣所取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