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提升至支付寶一級入口的位置。用餓了么CEO王磊的表述是,餓了么正在沖入支付寶體系,并通過與新零售的各個業務,在支付寶用戶中形成會員聯動,推動消費者認知成型。
在近期報道中,餓了么CEO王磊將餓了么與阿里難度頗高的融合問題,形容為「開著飛機換引擎」。餓了么面臨人員結構、技術體系的全面調整,雙方的技術人員,甚至使用著兩種開發語言。
而如今,這場艱難改革正在顯露成果:Q2財報顯示,阿里本地生活業務同比增長15%,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相關業務占營收比重提升至25%。更重要的是餓了么的增長數據——本季度實現每單盈利轉正,注冊商戶數量持續增長超過30%。一個新的增長結構正在成型。
餓了么的競爭力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改善。在今年Q1,支付寶為餓了么提供了40%的新增消費者;在Q2財報中,這一數據增長至45%。背靠支付寶不但沒有淪為曇花一現的噱頭,反而隨著時間推移展露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反觀守擂者,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美團也在經歷一系列重大變化。
在美團戰略中,外賣已經成為為其它業務增長動能的輸血瓶和基本盤。疫情黑天鵝的出現,迫使美團加速尋找外賣市場以外的增長點。作為美團全生態的輸血瓶,外賣業務因抽傭比例問題與商家發生一系列矛盾,并在疫情期間集中爆發。整個2月,幾乎**各省的餐飲協會都與美團就餐飲抽傭問題產生爭議。隨著國內防疫措施推進,相關矛盾有所緩和,但面對外賣行業的強勢表態,平臺必須警惕因外賣抽傭提升引發與商家矛盾的升級。
美團在騎手端的增長,也面臨著回落風險。盡管疫情被認為對美團吸納騎手有重大幫助,6月,美團公布2020年前五個月的新增騎手數量為107萬,超過2019年平臺總騎手數的四分之一,新增騎手來源遍布制造業、小微創業者等。從另一邊看,社交媒體上有大量眾包騎手反饋,今年來因騎手每單配送收入降低,配送站點內的騎手流動速度非常快,不少人短暫從事騎手工作后選擇離開。而隨著復工潮遍及**,騎手在就業側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削弱。
從交易用戶數據看,疫情沖擊了美團的交易用戶增速。美團在2020Q1出現交易用戶的環比負增長,同比增幅也從19年Q4的50%左右降至如今的35%左右,并呈穩定下降的態勢。
也就是說,美團正在靠近外賣市場的用戶增長天花板。而餓了么的競爭力在融入阿里生態后明顯提升,也成為外賣戰爭走向白熱化的前提。新補貼戰爭餓了么此次推開的百億補貼與外賣市場早期的補貼大戰相比,有一致,也有不同。
一致在于,補貼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為平臺吸納用戶、同時吸引商家入駐,并盡可能讓利消費者。
不同在于,餓了么百億補貼不是傳統廣撒紅包的補貼玩法,而是直接補貼優質商家,為商家持續吸粉、增加用戶黏性。這意味著,在線下餐飲為代表的的服務行業急需走出疫情沖擊時,餓了么將為商家提供持續吸引用戶的能力。據餓了么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試運營中,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家,訂單增速較日常翻了一倍。
對消費者來說,這一福利不僅限于外賣領域,還將拓展至本地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商超、美發、洗衣、KTV等。對于守擂者美團,在外賣主戰場之外,雙方的戰線已經拉長至近乎整個本地服務市場。隨著餓了么百億補貼持續推進,美團將面臨全面戰爭的壓力。
如果從更長的時間線來看,在雙十一期間,百億補貼將成為餓了么向消費者推出的重點福利之一,對國民消費的助力程度更甚。對餓了么來說,雙十一也將成為進攻本地生活服務的沖鋒號。
另一重要變化是,阿里強有力的生態融合能力,正在提升餓了么的跨平臺影響力。在阿里系內部,餓了么正在從高德地圖口碑、支付寶會員、優酷IP等多個場景中受益。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今年6月,餓了么宣布旗下業務系統、數據庫設施等已完成****遷至阿里云。
對于餓了么,這意味著服務能力服務能力的躍升,例如支持1億人同時在線點單,也可以在低峰期釋放算力,動態規劃線路以優化配送能力。早期餓了么系統逢高峰期崩潰,遭用戶詬病的情況將成歷史。客觀地看,餓了么已經在基礎設施上擁有與美團的一戰之力。
與此對應的,是隨著云計算市場馬太效應加劇,美團云在美團今年一系列業務清理中遭到關閉,其提供的公有云資源,轉而供應美團內部使用。使用美團云的商家,不得不將原有存放數據轉移。在企業服務市場,美團放棄了一張重要手牌。
而決定未來外賣市場格局的,仍是誰能以數字化賦能商家,改造相對落后的傳統餐飲業供應鏈。美團于上月發布的《中國餐飲商戶數字化調研報告》顯示,現階段餐飲商戶數字化率普遍不足10%,數字化滲透率**的外賣商戶,也僅為14%。
美團一度走在線下商戶的數字化推動的前列。從基本的服務上線美團平臺,到管理數字化與供給側數字化,美團坐擁餐飲市場覆蓋率**的美團智能POS,以及主攻餐飲供應鏈的快驢。在傳統從業者數字化教育領域,美團于去年10月推出美團大學,目標是「十年千校一億人」。
但眼下,餓了么正在吸收阿里對中小商家數字化賦能的功力,與美團爭奪商家的這場外賣戰爭持續白熱化。
借助阿里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餓了么有能力為商家制定**服務方案,商家面對的,將是從選址、供應鏈、預定、排隊、支付、配送到評價的全流程數字化。此外,在平臺端,短視頻化、內容化的浪潮也在從電商延伸至餓了么所屬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對經受疫情低谷期的線下商家來說,餓了么提供的商業賦能,吸引力不可小覷。
從餓了么的猛烈攻勢看,未來的數月乃至數年內,本地生活服務戰爭,將是互聯網領域*精彩的戰事之一。雙方爭奪的制高點已經從粗暴撒錢,向賦能商家、同時惠及消費者發生轉變。誰能率先在這些領域取得優勢,誰就將在戰爭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