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個月,拼多多市值再一次超越京東。 5月12日美股盤中,成立僅僅5年的電商公司拼多多股價一度上漲10%,股價突破60美元,市值達到710億美元,超越傳統電商巨頭京東。 不得不說,市場邏輯變換太快,我已經跟不上節奏。 當疫情最嚴重的二三月份,市場普遍認
時隔7個月,拼多多市值再一次超越京東。
5月12日美股盤中,成立僅僅5年的電商公司拼多多股價一度上漲10%,股價突破60美元,市值達到710億美元,超越傳統電商巨頭京東。
不得不說,市場邏輯變換太快,我已經跟不上節奏。
當疫情*嚴重的二三月份,市場普遍認為電商都會受影響,其中受影響程度從高到低排名是拼多多>淘寶天貓>京東,因為疫情期間京東自建物流效率**,而拼多多因為缺少物流體系,貨物無法按時送到消費者手上。
然而兩個月過去了,市場邏輯完全發生變化,出現了大逆轉。現在市場預測拼多多疫情后恢復情況要好于淘寶天貓和京東。而且疫情對電商行業,特別是拼多多是長期利好,因為下沉市場的人們都養成網購的習慣了。
如果你的思維還停留在二三月份,不好意思,市場是不等人的。拼多多股價從3月11日Q4財報以來,已經暴漲了50%以上了,股價每天都創新高。
所以究竟在這兩個月時間里發生了什么?
短期利空變長期利好
這并不是拼多多**次超越京東。我們將前后兩次超越的時間點對兩家公司的市值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截止昨晚美股收盤,兩家公司的市值對比為:拼多多:692.59億美元 京東:690.69億美元
2019年10月25日,當拼多多市值**次超越京東的時候,兩家公司當時的市值對比為:拼多多:464.4億美元 京東:448.1億美元
由此可見,不管是拼多多還是京東,市值比7個月之前都增加了超過200多億美元。國內的其他電商,不管是阿里巴巴,還是唯品會市值都在這段時間有相當不錯的提升。
如果說2019年電商股爆發是因為下沉市場滲透,那么2020年疫情的爆發在短期內導致銷售疲軟,但在中長期卻有助于加速國內零售線上化。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月同比下跌20.5%,3月同比下降15.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通過兩個渠道銷售:線下的實體店和線上的電商平臺。根據**統計局顯示,網上實物網上零售額1-2月同比上升3%,3月同比上升6%,雖然仍然保持增長,但增長率大幅下降。由此可見,疫情不管對線上零售還是線下零售都造成嚴重的打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短期利空。
但可以預見的是,疫情的打擊是短期的,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國內零售額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線上銷售占總零售額的比例是投資者更關心的長期指標。用通俗的話來講,在蛋糕不變的情況下,電商若能分到更大塊蛋糕,無疑是變相增加了市場份額。
根據**統計局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上實物零售額占總零售額比例為23.6%,比2019年底的20.7%高出接近兩個百分點。
這是個什么概念?從過去五年國內線上零售滲透率提升的速度來看,基本上是以每年增加兩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在提升,也就是電商們在2020年開年就完成了過去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數據來看2020年網購滲透率在迅速提升: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4月12日表示,到目前為止,農村網民數量突破了2.5億,網購已成為農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通過電商進入了農村,改變了農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王炳南指出,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傮w擴大8.4倍。
郵局稱,預期4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62.5億件,同比增長27%;快遞支撐網絡零售額預計將超8500億元,同比提升30.4%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5月1日至5日**郵政行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1.02億件,同比增長41.8%,投遞快遞包裹10.38億件,同比增長38.93%
過去我們一直說網購滲透率未來具有很大增長潛力,因為現在滲透率只有20%左右。截至2019年底,我國人口14億人,網民數量8.5億,網購用戶5.98億。但要改變一個消費習慣并不容易,正常情況下,企業需要付出高昂的獲客成本,而且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然而這次疫情成為了電商們一場"免費"的營銷活動,在居家隔離期間,當大部分人"被迫"使用網購,特別是滲透率較低的下沉城市的消費者,當他們感受到網購的便利后,就很難回到過去了。
2019年,不管是阿里,京東,拼多多,唯品會都為下沉市場爭得你死我活,當時我們分析說是下沉市場規模巨大,電商們都能分得一部分蛋糕。
2020年初,雖然受疫情影響,總消費額這個蛋糕整體變小了,但電商們從線下實體店拿到了更大一塊的蛋糕。
國美有望助力客單價?電商整體行業向好,那為什么唯獨拼多多走出驚人的漲幅呢?
這要多得國美的助力了。以活躍消費人數作為指標的話,其實拼多多早就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了。2018年二季度,拼多多活躍用戶數達到3.44億,超越京東的3.14億,之后差距一直在拉大。目前拼多多已經擁有5.85億活躍消費者。然而,拼多多長時間市值低于京東,是因為單用戶客單價遠遠低于京東和淘寶天貓,所以導致單用戶的價值不如京東。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將認購國美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終將獲配12.8億股國美股份,占到國美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后股本的5.62%。
雙方還達成協議,拼多多給國美流量,幫助他賣家具,國美則向拼多多提供物流服務和高質量家電。
拼多多這一步棋確實很妙,一方面稍微填補了在疫情期間人們詬病*多的物流缺點,另一方面在平臺上賣家電,能有效地提高GMV和單用戶客單價。
如果稍微追蹤拼多多*近的策略可以看出,*近補貼的都是售價較高的商品。
舉個例子,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上海市推出"五五購物節"后,拼多多投入25億補貼,并以5.5折的大額直降方式出售凱迪拉克、上汽大眾車型,上線即被搶購一空。
可以預期的是,在這個策略下,拼多多近年的GMV和客單價都會有不錯的增長,我認為這是拼多多*近頻頻拉漲的主要原因。拼多多將在5月22日發布一季度業績,在投資者期望如此高的情況下,公司是否還能超出預期,我們將拭目以待。
估值的邏輯自從拼多多上市以來,就不斷受到爭議對拼多多的質疑不外乎是幾方面:依靠補貼的推廣模型不可持續,過分依賴微信社交平臺,客單價過低,大部分用戶都是抱著薅羊毛的心態,商品質量低劣,公司長年虧錢。
但拼多多的股價卻絲毫不受影響,面對質疑,貿易戰,激烈的市場競爭,新冠疫情等影響,股價一路狂飆,在不夠兩年的時間里,比IPO發行價翻了兩倍,拼多多可謂是專治不服
這讓大部分人對公司的估值都摸不著頭腦。這就是互聯網行業,在這里,無關盈利,無關地區,只要增長夠快,華爾街就敢給估值。增長越快,估值越高。增長看三個指標:GMV,活躍消費者,營收。先看GMV,拼多多Q4年化GMV(過去12個月)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雖然GMV的增速一直在下降,但考慮到規模已經達到1萬億,增速還在保持在****,非常出色。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年化活躍買家達到5.85億,同比增長40%,環比新增4890萬。增速遠遠高于同行。
拼多多Q4營收107.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增長速度首次低于****以下。
可以夸張地說,拼多多的數據真實好得令人難以相信。自從瑞幸事件之后,很多美股機構開始瞄準中概股,很多人都擔心拼多多可能會成為美國做空機構的下一個目標,但截止到5月13日,還沒有一個做空機構公開做空拼多多。
但增長不會是無止境的,拼多多從占領下沉城市,再進攻一二線城市,黃崢的下一個增長點會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