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多家機構圍獵信用評分市場后,近期又一互聯網巨頭加入 戰局。4月20日,記者親測發現,美團已向部分用戶開放美團信任分,并推出買單月付消費金融類產品,且買單月付開通門檻、額度均與信任分值相關。事實上,包括芝麻信用分、騰訊支付分、京東小白信用等,
繼多家機構“圍獵”信用評分市場后,近期又一互聯網巨頭加入 “戰局”。4月20日,記者親測發現,美團已向部分用戶開放美團信任分,并推出“買單月付”消費金融類產品,且買單月付開通門檻、額度均與信任分值相關。事實上,包括芝麻信用分、騰訊支付分、京東小白信用等,都為各自金融類產品提供了不少“助攻”。多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當前,信用評分已成為互聯網巨頭 “標配”,信用數據戰火背后,實則是金融較量。
近日,美團旗下美團金融部門小規模開啟美團信任分測試,引發業內關注。記者親測發現,測試名單內用戶可在美團App個人主頁“錢包”內,找到“美團信任分”入口。不過,因為該產品還在內測期,僅限部分用戶體驗。
官方介紹,美團信任分是指根據用戶在美團點評的瀏覽、消費、投資理財、信用產品使用和履約情況,以及個人信息完整度等多個維度的數據,通過大數據算法,對用戶給出的綜合評估。如用戶達到一定分值,可以在享受美團點評或合作方的服務時,享受免押金等優惠政策。
記者開通后發現,當前,美團信任分主要應用在互助計劃及消費金融類場景,其中,分值高于490的用戶有機會0元加入美團互助保障服務;分值高于560分的用戶可享“買單月付”*長免息38天,以及筆筆隨機減、支付送零花等權益,此外還有理財服務正在開發中,目前并未對內測用戶開放。
美團App顯示,“買單月付”是美團旗下消費金融產品,開通后用戶可享受“先消費、后付款”,在使用場景上,包括美團、點評、美團打車、美團買菜等美團系App均可使用。不過,據美團金融客服人員介紹,目前,買單業務有門檻要求,信任分內測用戶可優先獲取“買單”權益,但只有信任分達560分以上才可享受。
記者親測發現,除了參與門檻外,美團買單月付額度亦與信任分相關。如信任分達666分,用戶可持有500元“買單”額度;而信任分為500分的用戶,則無法開通“買單”功能;另對于內測名單之外的用戶,僅可通過“錢包”頁面單獨申請開通“買單”,不過額度僅為300元。
前述美團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推出信任分主要是為了增強用戶活躍度,美團信任分目前在內測階段,已優先給部分用戶開放,該產品目前仍在功能完善階段,后期將推出其他金融類產品。另據美團信任分協議,信任分分值代表的是用戶使用美團或合作商戶提供服務行為的綜合評價,美團方面可能會根據用戶的信任分分值向用戶推送相應的服務或信息、廣告等。
“美團信任分可以視為數字經濟下新型的消費者積分,美團信任分的推出是美團在消費者客戶管理和影響方面的數字化嘗試,也是深入消費金融市場的一項舉措。” 中國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新海指出,美團當前在自己的消費生態體系中,在本身的商業場景中使用“美團信任分”,應該是充分結合自身的特色。消費金融產品“買單月付”,是一種自身零售的信用管理,對行業不會有太大沖擊,后續效果有待觀察。
易觀智庫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稱,美團盡管在用戶數據、支付體系方面與阿里、騰訊等巨頭有差距,但在餐飲行業上一枝獨秀,可基于這一行業領域,做一些C端用戶營銷,以及B端用戶的金融數據積累等,以不斷擴大自身產品和生態。
針對美團信任分、買單月付等產品相關問題,記者向美團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進一步的回應。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到,美團信任分主要對標螞蟻“芝麻信用分”、騰訊 “微信支付分”、京東 “小白信用”等,后三者分別于2015年、2019年、2017年上線。從業務模式來看,四大評分大同小異;不過,從推出時間來看,美團信任分已是“趕晚集”。業內普遍看來,信用評分主要依賴用戶數據和生態,先入局者無論是在用戶使用黏性、評估深度和應用廣度上,都將略勝一籌。
從評估維度來看,四大產品評估均是根據用戶的身份信息、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等多個維度數據,其中,芝麻信用分會收集用戶人脈關系,美團信任分和小白信用會評估用戶金融表現;另在應用場景方面,芝麻信用分、小白信用等覆蓋場景均包括金融、購物、出行、住宿、通信等多個領域,而微信支付分應用場景在覆蓋免押租借、智慧零售以及先享后付等后,近期騰訊又進一步上線分期消費貸產品“分付”。
信用評分已成為互聯網巨頭的“標配”,多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巨頭信用數據戰火重燃背后,實則是為金融產品鋪路。
正如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指出,對美團這類有用戶數據和豐富場景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金融服務將是信任分應用的重要場景,包括推出一些借貸理財類金融產品,以及免押金、先享后付等生活類權益。
事實上,目前除了美團的買單月付金融產品外,包括螞蟻花唄、騰訊分付、京東白條等金融類產品,均與各自用戶信用分值相關。據螞蟻方面介紹,花唄額度是螞蟻小貸根據賬戶情況綜合評估,芝麻信用分便是其中評估維度之一,此外,據分付產品披露,能否開通分付以及額度,將同時參考微信支付分。
“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講,信用分是他們推進類信用卡項目的基礎,也就是所謂消費金融項目的基礎。只有推出這種金融產品,才能有更多復雜的金融產品推出,今后才能真正通過金融產品增加盈利能力,而且還能和用戶畫像等方向掛鉤。”王蓬博分析稱。
劉新海同樣指出,互聯網公司 “圍獵”消費者數據市場(從而挖掘消費者的購買潛力和商業機會),可以看出這些消費者評分中使用的數據并非全部是消費者信用數據,也不僅僅是服務信用評估場景。在劉新??磥?,對于海量消費者的數據應用和變現,金融將是**場景之一。
信用分體系建設,對互聯網巨頭金融、生活類業務提供了數據支撐。不過,多位分析人士也指出,在多維度大范圍采集數據構建起用戶信用圖譜的同時,如何規范個人數據采集和信息保護等,仍需要參與機構注意。
正如劉新海所言,當前,各家在用戶隱私保護、交易過程的公平正義,互聯網信息泄露等問題,都需要加強合規性投入,且面向公眾和監管更加透明化。尤其是在用戶信息獲取、保存、使用、流轉等方面,均須遵守相應規范。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徐偉棟同樣稱,“個人信用數據屬個人隱私保護范疇,而在個人信用分查詢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個人信息的跨機構轉移。數據的使用方如何規范使用數據及保護信息,這個問題需要重點警惕”。
記者注意到,對于數據采集和使用,各家機構也給出了相應規定。如美團信任分協議披露,開通信任分的用戶,需授權美團及美團委托的第三方收集包括個人身份信息、交易信息、履約信息、設備信息及其他履約或風險狀況信息等,并可以對這些信息處理,且委托的第三方可直接向美團提供用戶信息而不需要用戶再次授權。
騰訊支付分協議則稱,在特定條件下將用戶信息共享給騰訊關聯公司、合作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合作伙伴時,將評估第三方收集信息的合法性、正當性和必要性,要求第三方在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時遵守法律法規,盡力要求第三方對用戶信息采取保護措施。并將按照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以點擊確認協議、具體場景下的點擊確認動作等形式征求用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