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報道,阿里下屬釘釘事業部重啟了來往項目,內部命名為新來往。該項目由前來往產品負責人、現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負責。當前,Real如我已經在應用商店上架。產品屬公司為杭州捉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Real如我是一款校園社交應用,能夠基于地理位
近日,據報道,阿里下屬釘釘事業部重啟了“來往”項目,內部命名為“新來往”。該項目由前來往產品負責人、現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負責。當前,“Real如我”已經在應用商店上架。產品屬公司為“杭州捉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Real如我”是一款校園社交應用,能夠基于地理位置尋找好友,添加了人臉識別的掃臉功能,還添加了角色聊天等好玩的玩法。但該產品目前比較低調,需要內測碼才能試用。
阿里做社交產品一事又引發了業內熱議,關于阿里“社交夢不死”的說法再度熱烈。
阿里的社交夢起始于2013年的來往項目。彼時正值互聯網公司爭奪社交賽道的關鍵時刻,同臺競爭的有騰訊微信,小米的易信以及阿里的來往等等。馬云對“來往”項目給予厚望,曾給出口號成要“火燒企鵝”——“殺去南極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該砸的就砸,該摔的狠狠摔。”
與此對應的是風風火火的拉新推廣手段。馬云曾號召阿里2萬名員工都去拉新,并給出一人拉100名用戶的要求。在密集攻勢下,“來往”在一個月內總注冊用戶超過了1000萬,日活躍用戶數增長了 500%。
但由于兩款產品都主打即時通訊,并無差異化的區隔,且微信入局時間較早,砸下重金的阿里并沒能把微信已經形成的熟人關系鏈遷移到“來往”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增長滯緩和用戶流失。在“來往”項目失敗后,該產品更名為“點點蟲”,主打閱后即焚的年輕人社交,但隨后也沒有太多水花,使用者寥寥。
阿里甚至還曾寄希望于日活超過1億的支付寶,在支付寶上線“圈子”和“校園日記”等有社交屬性的功能,但不久因為內容整頓被徹底關停。
在阿里體系內**跑出來的一款社交產品,是由無招帶隊做的企業通訊工具“釘釘”。今年8月,釘釘宣布個人用戶已超2億,企業組織數超1000萬。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2009年8月4日,“人人網”誕生,從此成為85后、90后們的社交陣地,2010年,人人網宣布注冊用戶達8000萬,它也記錄著8000萬人校園時代的青春生活。
人人網曾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作為Facebook在中國的對標,曾是中國*為成功的校園社交應用。但由于人人網的用戶流動性大,且受到以微信為代表的移動社交產品的沖擊,人人網業務衰落。
即便后來陳一舟追趕風口,先后嘗試了互聯網金融、直播和游戲想要自救,但這艘載著一代人青春的大舟還是沉了下去。2011年人人網赴美上市時市值為80億美元,而今只落得5677萬美元,市值蒸發了將近99%。2018年8月11日,人人網以2000萬美元賣身,這也代表了中國校園社交的鼻祖黯淡落幕。
當微信已經坐擁11.3億人口,熟人社交幾乎已經沒有空白市場。2018年初隨著探探被陌陌收購,陌生人社交領域已經出現了賽道寡頭。但是新的機會也隨之而生,由于陌陌探探偏向荷爾蒙社交的屬性,以興趣為導向的新一代社交產品開始出現,使得社交領域開始回暖。而校園社交產品,因為抓住了人人網賣身后的市場空白,也開始活躍起來。
比如Summer校園,是一款大學生校園答題社交APP,通過答題完成交友,同時也有精華主題討論和個人動態分享等功能。該產品于2018年10月獲得了來自字節跳動的300萬美元投資。
9月5日,有報道指出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京東數科)正在安卓端秘密內測一款大學生校園社交產品“梨喔喔”。京東金融內部人士稱,該產品由京東少東家業務線孵化,大概去年11月左右立項。“梨喔喔”的slogan是“認識有趣的新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