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平均每萬人僅擁有醫生14人,優質醫療資源供需不平衡痛點在我國尤其凸顯,未來這一現象會更加嚴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給生命定價是我們這代人需要直面的問題。8月19日,醫渡云創始人、董事長宮如璟在人民醫典項目發布會上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
2019年,我國平均每萬人僅擁有醫生14人,優質醫療資源供需不平衡痛點在我國尤其凸顯,未來這一現象會更加嚴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給生命定價’是我們這代人需要直面的問題。”8月19日,醫渡云創始人、董事長宮如璟在“人民醫典”項目發布會上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持續加重,到2035年我國老齡人口將增長到3.71億人,開始過渡到中度老齡化階段,截至2019年6月底,**共有1435萬貧困大病和慢病患者。
宮如璟稱,研發單個新藥的成本現在已經高達十幾億美金以上,每一種**方案背后都有高昂的科研及醫療服務成本。*近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批準了**款用于**小兒脊髓性肌萎縮癥的基因療法Zolgensma,定價高達212.5萬美金一針。因此,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科技手段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升醫療資源管理服務和配置效率,*終在我國實現質量更高的“綠色醫療”是未來的奮斗目標。
騰訊醫療副總裁兼醫療資訊產品中心總經理張猛在會后的座談會上指出,醫療信息關乎民眾身體健康,但過去大多數互聯網醫學內容常常是由非專業人士,通過將不明來源的資料簡單堆砌而生成的,以至于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出現。
為緩解“資源供需不平衡”這一問題,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8月19日,騰訊、醫渡云和人民網三方共同推出了健康科普智庫-“人民醫典”,該平臺將以騰訊醫典自建結構化疾病科普知識庫作為內核,醫渡云人工智能及大數據作為科技手段,通過文字、動畫、視頻等媒體形式展現。
據悉,目前,騰訊醫典通過與醫學專家建立合作,由醫學專家發布專業文章,涵蓋了肺癌、乳腺癌、宮頸癌、胃癌等17種癌癥在內的多個領域,通過醫渡云的大數據手段推進‘互聯網+**健康科普’在醫院實際臨床場景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