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大數據風控在金融科技公司的推動下,經歷了初級的發展階段。
但各家平臺數據和風控策略的差異化在不斷縮小。近兩年,大量產品雷同、缺乏競爭力的大數據公司和風控平臺被淘汰。
2019年,新的數據源開始被接入,比如物流、SaaS等B端數據,以及網賭客群、催收電話庫等C端數據。
**且實時更新的數據,已成為風控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整個行業也出現了第二大趨勢:往精細化運營、深度挖掘方向發展。只有尋求風控的差異化,才能殺出重圍,這已成為行業的共識……
01 風控差異化在風控領域,一直有個**之問:到底是風控能力重要,還是數據重要?
在風控發展的初期,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前者。當時數據眾多,亟待挖掘,具有風控能力的人才卻奇缺。因此,擁有挖掘、量化、建模等方面的風控能力和人才,成為風控領域核心的競爭力。但*近兩年,情況卻發生了改變。
“整個風控行業,已經毫無差異化。” 在挑選風控服務商的時候,一家頭部金融平臺的CRO昭華發現,各家產品的效果和能力非常相似。不止是第三方風控公司,各家金融機構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小——各家的風控模型和風控邏輯,也非常相似。
“2018年,近一半的大數據公司倒閉。除了監管收緊之外,它們集體倒閉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大家的產品雷同。”昭華認為,在2019年,缺乏競爭力的平臺還將持續被淘汰,*多只有10%的公司能存活。
多位風控人士認為,行業進入了差異化發展階段,數據將變得比風控能力更為重要。擁有**且能實時更新的數據源,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多家平臺的CRO都透露。在*近,確實有很多新的數據源在被挖掘,且挖掘方式頗具想象力。*近頗為搶眼的360金融,在上個月獲得了《亞洲銀行家》頒發的“信用風險管理獎”,這讓外界對于360金融的風控極為好奇。360金融的CRO鄭彥將其核心競爭力歸納為兩點:360的強大數據源;風控團隊的挖掘和精細化運營能力。
比如,他們會用到網賭用戶的數據。
“360會做一些網站防護,對剛上線的網站進行掃描和監控,因此能看到哪些用戶登錄了賭博網站,登錄頻次有多頻繁,等等。”鄭彥稱。
因此,360金融做了一個網賭用戶的**數據庫。網賭者,往往是借貸產品想剔除的用戶群體。
鄭彥也曾經做過一些測試,將一些剛剛染上賭癮的用戶放進來,讓他們申請到借款。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在前6個月,這些用戶的表現還可以,但到了12個月,他們的逾期就開始明顯上升。這說明,網賭用戶的生命周期,是6到12個月。在目前大多數的風控體系中,通過共債等數據,可以將大多數網賭用戶拒之門外,但這些剛剛染上賭癮的用戶,卻常常成為漏網之魚。如果有這個人群的數據,就可以將所有網賭用戶剔除。**人群的數據和畫像,對于風控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02 催收電話庫除了網賭,還有一個新的人群正在被挖掘。360手機衛士覆蓋了不少設備,在號碼黃頁庫里,可以找到一些被標注為“騷擾”和“詐騙”的電話。
把這些數據和用戶授權的通話記錄疊加,就可以看到一張關系網。我們有10多億的節點、200億條關系邊。這些‘點’,就是手機號、設備號和WiFi,而這些‘邊’,就是節點之間的聯系。”鄭彥稱,利用這張關系網,可以找出一些“催收號”。催收號具有這樣的特征:往往撥打的是同一個號碼,這個月打了,可能下個月還會打;聯系的用戶基本和貸款有關,甚至還會聯系很多黑名單中的用戶。找到催收電話庫有什么作用?催收員打過電話,但之后就沒有再打,說明這個用戶是首逾,可能只是忘了還款,一提醒就還了,反而是好客戶。
如果多個催收員都在打,且打得很頻繁,這個用戶就很可能已過度負債且逾期嚴重。但建立催收員的電話數據庫,卻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做到的。這些數據量只有達到億級,才可以擊穿一個閾值。”鄭彥稱。對于一般的創業公司來說,通過用戶授權建立這個數據庫,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
**且實時更新的數據庫,正在演變出有效的風控手段,讓風控產品有了差異化和競爭性。
除了新數據在不斷涌入之外,風控的精細化運營也開始成為主流。數據就像原材料,是否可以做出美味佳肴來,也要看廚師的功力。“大部分公司的風控,都不可能擁有**的數據源,只能往深了做,去尋找差異化。”昭華稱。催收員電話庫,精細化的玩法也特別多。一家也建立過催收員電話庫的平臺,會對這些電話再貼上更細的標簽,比如,這個電話是外包催收,還是自建催收。
行業的一個規則是,逾期3個月以內的用戶,通常是金融公司自己催收;3個月以上的,會交給外包的催收團隊。
如果被外包催收電話催收,這個用戶的風險將更高。“我不認為風控不是一個后防部門,它反而是引擎。”鄭彥認為,風險不是越低越好,非常保守的一刀切,會導致很多機會的錯失。因此,精細化運營,降低數據的顆粒度,可以挖掘出大量的寶藏。
03 物流數據除了C端數據,一些新的B端數據也開始被啟用。比如,物流數據。誰掌握的物流數據*多?貨運公司無疑是其中一方。貨運公司常年會承接大量的運輸客戶。比如說,河南有一個電纜批發市場,一些電纜經銷商會來這里進貨;四川一個四線城市的服裝店老板,會到成都的荷花池服裝批發市場進貨。快貨運的金融業務負責人譚冰稱,他們都是理想客戶——到上游商家和批發商那里進貨時,是小老板和小微企業們*需要錢的時候。這些用戶中,很多都在貨運公司那里有多年累積的數據,知根知底,風險可控。為知道商戶的過往交易數據,快貨運一般會給商戶兩個月進貨所需的授信。比如去上述河南電纜市場買電纜的一個經銷商,就可以得到20萬元貸款。憑借貨運公司對供應鏈的強大控制力,很多風險得以規避。比如,商戶獲得的貸款,只能用于定向采購貨物,與快貨運合作的金融機構,會把錢直接打給上游的發貨方。
也就是說,商戶基本碰不到錢。貨運公司在收到貨物后,還會當場驗貨,以減低騙貸風險。和市場上常見的一些風控手段相比,用物流數據做風控,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物流數據是第三方數據,真實可信,且與上下游形成了閉環,難以造假。物流需要支付運費,造假成本高;物流的發車記錄、貨物移動軌跡,則很容易被跟蹤。欺詐團伙往往因此望而卻步。其次,物流圍繞的是“商圈”,在這個熟人圈子里,大家彼此都認識,做生意也是立足于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人惡意欠款,就可能被在全部供貨商和物流公司面前曝光。這種壓力是“老賴”無法承受的。“在這一點上,相比純互聯網的玩法,物流金融的效果好得多。”譚冰說。
第三,即使有老客戶發假單,在多種數據交叉比對之下,他也很難蒙混過關。比如說,一個客戶上一次發貨是真實的,運費是100元,貨物價值1萬元。到了下一次,他存心造假,發同樣的貨,運費只有50元,但他宣稱貨物價值5萬元。“如果發現在交易總額、頻次、運費和貨物價值占比上存在異常,我們就會要求他提供這批貨的進貨清單,以便核查。”譚冰說。在這樣的重重設防之下,物流金融的欺詐風險極低。而這個模式面臨的**挑戰,就是貨運公司的地域性極強,需要一個省一個省去談,推進速度會受影響。“大家都說,2019年,金融科技已毫無希望,其實并非如此,還有大量數據正在被挖掘出來,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昭華認為,金融科技和量化風控的魅力,才剛剛展現出來。風控差異化時代已然來臨。依靠全新的數據源、精耕細作的風控策略,才能避免陷入產品雷同的泥沼。當然,還需要找到用戶隱私保護和數據運用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