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快遞行業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好的方面是快遞業務量逐年攀升,整個快遞行業都屬于黃金時代;壞的方面在于,隨著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大,快遞的利潤不斷下滑,進入微利時代。因此在近幾年,不斷曝出快遞公司破產倒閉的消息。想要
對于快遞行業來說,現在是**的時代,但同時也是*壞的時代。好的方面是快遞業務量逐年攀升,整個快遞行業都屬于黃金時代;壞的方面在于,隨著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大,快遞的利潤不斷下滑,進入微利時代。因此在近幾年,不斷曝出快遞公司破產倒閉的消息。想要在當下這個殘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要么像順豐、京東一樣,憑借其獨有的優勢搶占市場;要么像“三通一達”一樣,站在馬云的身后報團取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家快遞公司,它以又“大”又“快”的特點,在競爭激烈的快遞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他就是德邦快遞。2018年,德邦交出了一份傲人的答卷:全年營收230.25億,其中快遞業務營收113.97億,物流業務營收112.06億。光看這份數據可能還不夠直觀,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其他快遞巨頭2018年的業績吧:韻達全年營收138.2億,申通全年營收170.14億,中通全年營收176億,圓通全年營收274.65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德邦已經超越了“三通一達”中的三家,僅落后于圓通快遞。
其實,德邦快遞*早是一家業內知名物流公司,而它在那時的名字也不叫德邦快遞,而是叫德邦物流。2013年,專注物流領域的德邦決定拓展業務,開發快遞市場,德邦快遞才因此出現。短短幾年時間內,德邦的快遞業務就成功超越了公司賴以成名的物流業務,成長為德邦真正的**業務。
事實上,德邦快遞入局算是比較晚的了。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2013年,國內快遞行業的格局基本已經明朗,“三通一達”,順豐,郵政瓜分大半市場份額,其他的快遞公司只能跟在大佬的背后喝一口湯。而德邦正式在此時入市,憑借其在物流領域多年來的積累,與幾大巨頭分庭抗爭,成功在快遞領域站穩了腳跟。
德邦快遞之所以能夠在殘酷的市場中生存下來,憑借的是其“大”的特點。憑借多年做物流的積累,在別家快遞眼中難以處理的大件快遞到了德邦這里卻不是什么難事。眾所周知,大件快遞在體積、重量、運輸難度和運輸風險上都遠高于小件快遞,很多快遞公司甚至都不愿意接大件快遞。而德邦快遞則不同,它不僅欣然接受大件快遞業務,甚至還將大件快遞的重量上限提高到60kg,并承諾40kg以下免費送貨上門,60kg以下包接包送,一舉提高了整個大件快遞業務的服務質量,遠超各大快遞巨頭。
當然了,光靠“大”的話,德邦快遞顯然無法發展的如此迅速。早在公司還未拓展快遞業務之時,德邦物流就以其安全性在整個物流領域享有良好的口碑。而如今的德邦快遞,自然繼承了其優良傳統,在消費者口中贏得了安全、可靠的良好口碑。
2018年對德邦來說是特殊的一年,發生了三件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1月16日,德邦快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了國內**家通過IPO上市的快遞公司。第二:“德邦物流”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預示著其在快遞市場上的野心。第三:推出大件快遞“次日達”的服務,正式向行業龍頭發起挑戰,成為一家又“大”又“快”的快遞公司。
要知道,大件快遞想要做到次日達,比小件快遞難的不是一星半點,大件快遞次日達可不僅僅是加快攬件速度,提高運輸速度這么簡單。除了要解決體積、重量帶來的運輸問題之外,大件快遞對于運輸路線、沿途橋梁承載、派送過程控制,甚至是對運輸車輛都有著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負責快遞的企業需要十分豐富的大件運輸經驗、極高的專業度以及標準化程度。如今德邦快遞針對大件快遞次日達這一業務,正以廣東省為試點,待完善之后將會推廣到**范圍
在如今國內的快遞市場上,三通一達站在馬云身邊報團取暖,在小件快遞市場上優勢明顯;而郵政則以其遍布**的快遞網點,在國內擁有*為廣闊的市場;京東物流則是依托自身的自行業務作支持;順豐則憑其速度優勢獨領風騷;而德邦快遞則是在大件快遞領域稱王稱霸,完全沒有競爭對手,未來甚至還要向以速度而聞名的順豐發起挑戰。而其他小的快遞公司只能在幾大巨頭的陰影下艱難求生,如果不能找到一條合適自己的路,等待著它們的必將是滅亡。
當然,德邦快遞不僅僅滿足于大件快遞市場,它如今正向小件快遞領域發起著沖擊。如果未來能夠成功殺入小件快遞市場,并且成功做到“次日達”這一業務,未來國內的快遞市場或將再次迎來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