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于國內的中小快遞是極為不友好的,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下滑的情況下,中小快遞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前有國通快遞宣布由于經營問題,公司賬面嚴重虧損,運營商已經處于停工狀態,而國通快遞方面對于此次的停工抱以消極態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
2018年對于國內的中小快遞是極為不友好的,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下滑的情況下,中小快遞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前有國通快遞宣布由于經營問題,公司賬面嚴重虧損,運營商已經處于停工狀態,而國通快遞方面對于此次的停工抱以消極態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停工狀態。
而今年對于中小快遞品牌來說,更是讓快遞公司如履薄冰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全峰和如風達等幾個小快遞公司紛紛出現問題,在這些快遞公司中,2008年成立的如風達可謂是堅持的*久的了,曾伴隨凡客O2O發展起來的,不過在14年如風達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每況日下的如風達引起了雷軍注意,于是向如風達快遞注資1個億,但是當時的如風達已經無以為繼了,**被天地華宇集團收購。在3月11日,如風達官網發布消息稱,“為了達到戰略轉型,我司于2019年3月11日起暫停公司部分業務”。讓外界紛紛猜測,暫停了手底下的業務,是因為沒有業務。
而后發生的事也印證了這種想法,從如風達暫停業務開始,就陸續有員工去總部討要工資,而有消息稱如風達已經欠款近千萬元,股東們紛紛要求讓如風達尋求收購。不過近一個月過去了,如風達的收購遲遲沒有進展,這也讓不少股東心急不已,現在的如風達已經空無一人,總部也早已人去樓空,只有零散前來討債的供應商和快遞員。
如風達也走上了國通的老路,而在國內的快遞行業中,小快遞企業都在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沒有生意,停止所有業務,然后就是欠薪,而這也不是小問題,側面也反映出這些快遞公司的制度不完善,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問題,而如風達是依托于凡客而發展起來的,但是看看現在半死不活的凡客,如風達肯定不會太好。
中國的發展讓互聯網瘋狂的生長,而互聯網的崛起帶動了無數的快遞公司發展,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的快遞公司呈現野蠻式的生長,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截止2018年,**共有2000家大大小小的快遞公司在開展業務,但是多是些小型快遞公司,這些快遞公司在資金和技術上少的可憐,在服務和配送時效上也沒有大快遞公司好,而在互聯網時代*重要的網絡上和倉儲管理上也投資甚少。
這樣的情形在前幾年還可以支撐一下,但是現在各家有實力的快遞公司都在資源整合,與電商平臺合作,各個小型快遞公司能撐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快遞行業在近幾年的競爭越來越大,市場上的快遞公司競爭已經呈白熱化的程度,如果沒有別的增長點,可以肯定的是以后市場上的快遞公司會比現在少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種方法,**種就是轉型,而轉型的基礎是要有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持,轉型也是有風險的,萬一轉型失敗,快遞公司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而又資金作為支持就不一樣了,順豐現在就在冷鏈、跨境電商等業務,而在布局新業務的同時順豐的業績明顯呈現下降,這是因為新業務投入的增加拖累了其他業務,但是順豐有龐大的資金,這點困難算不了什么。
除了轉型之外,還有尋求收購合作,雖然尋求合作會讓公司股份外流,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到底是要像國通和如風達那樣,還是保存實力等待機會發展,相信聰明人都知道這么做,申通就是通過阿里巴巴的收購,在業務上與阿里巴巴和作來為未來發展尋求靠山的,就在如風達宣布停止一切業務的3月11日,阿里巴巴以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
申通還是聰明的,在資源上,國內基本上阿里巴巴是*多的,而找到阿里這個大靠山,以后無論在智能物流,大數據上面都會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會有很好的發展,以后數字化會逐漸的鋪開,在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環節 申通快遞可以更快更好的領先于其他快遞,這對于申通百利而無一害。
總的來說,快遞行業*近幾年是比較難過的,不僅在業務上,在利潤上也能夠體現出困境,中國的快遞行業已經過了野蠻生長的階段,現在已經逐漸的向更好的服務,更高的質量發展,在種種情況下,快遞行業的利潤也在不斷的變小,據統計,現在的快遞平均利潤率已下降到3%至5%,而對于小快遞公司,這樣的利潤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說,快遞轉型是關鍵,尋求收購看能力,資本喜歡的是有能力的公司,而不是坐等破產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