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滴滴又被推倒了風口浪尖之上,不過這次并不是因為乘車人遇害,而是滴滴司機被19歲的厭世少年殺害,這次事件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輿論聲討,甚至都沒有排到熱搜榜前二十,真正讓滴滴受到關注的反倒是滴滴本身行業的波折,開年企業大裁員、競爭對手開始介入
*近滴滴又被推倒了風口浪尖之上,不過這次并不是因為乘車人遇害,而是滴滴司機被19歲的厭世少年殺害,這次事件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輿論聲討,甚至都沒有排到熱搜榜前二十,真正讓滴滴受到關注的反倒是滴滴本身行業的波折,開年企業大裁員、競爭對手開始介入順風車業務、滴滴虧去年凈損107億,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滴滴這只互聯網的獨角獸,是否可以順利活過19年的“寒冬”。
滴滴的困局
在3月24日湖南常德的滴滴司機遇害案并沒有受人關注相比去年的順風車乘客遇害案。而在前不久,廣州有消息稱有女生在做滴滴的時候,被司機殺害,甚者有媒體大肆報道,就在輿論控制不住即將爆發的時候,警方出來辟謠稱殺人者并不是滴滴司機,而是出租車司機。然后事件竟然慢慢消散而去,無人問津,好像出租車殺人天經地義,而滴滴罪無可赦。
這背后深層次原因恰恰是因為滴滴企業文化的締造問題,太拼盡全力搶市場的滴滴,雖然走過了對手無數的尸體,但是卻只注重業務的增長,忽略了*應該重視的安全。創始人程維也聲稱自己 “好勝心蓋過了初心”。
滴滴面臨合規運營,不僅要開發并且迅速上線一鍵報警、人臉識別、形成分享、黑名單等功能,還要把業務研發資源的10%去做安全產品,這也意味著業務研發的效率要降10%,而不能上線順風車更是讓滴滴每年損失10億左右的利潤。
滴滴也在竭盡全力讓自己更合規,讓滴滴司機符合**網約車要求,而符合**要求網約車司機只占滴滴司機總量的1.1%,滴滴的運營成本和要決絕用戶“打車難”、“打車貴”的痛點恐怕永遠不會被滿足。
錢到底去了哪里?
關掉順風車業務也是損失10億左右的利潤,但是去年虧損109個億到底去了哪里?據了解滴滴*燒錢的就是所謂的“戰略虧損”,主要來自于在上海與美團的補貼大戰,而滴滴進入無錫等城市的外賣市場,也是讓自己虧了不少。
滴滴公司也在不斷尋找自己的業務增長點,投資業務也是不斷在擴張市場,除了對ofo的投資,還有在2017年就開始的無人車、海外市場、芯片等多個領域,其中也包括1億元投資印度連鎖酒店OYO。600千萬投資車在無人貨架魔急便,3億美元投資人人車,而這些項目無一例外幾乎都在虧損狀態,而滴滴對外投資總額高達200億人民幣。
滴滴面對以上局面先是開始大面積裁員,總裁員數量占公司的15%,不斷優化整理組織架構,在公司戰略方面也要轉型做“To B”的生意,用程維的話說就是要做“平臺的平臺”,讓其他的平臺網約車加入到自己的滴滴平臺,而滴滴本身也告別“低資產、輕運營模式”,靠攏神州專車模式,自己購車,但是一切背后不僅是時間成本的消耗,更是需要長期現金流支撐和資本市場更多的耐心。
滴滴的挑戰者
在滴滴的順風車業務被關停而遲遲不能上線的時候,出行市場對于這塊蛋糕早就想下手了,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在3月21日,滴滴迎來了自己*有威脅的一個挑戰者,由****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三大央企注資聯合創辦的T3出行項目,在南京正式上線。
而更有趣的是,此項目后背的股東耐人尋味,除了**大股東蘇寧以外,滴滴的投資者騰訊、阿里也在里面,參與了此次項目的投資。
如果滴滴再次面對競爭對手的市場搶奪,是否還會有資金來應付大規模的補貼活動?在滴滴信譽受損無法轉變社會的偏見的時候是否還能讓用戶重拾信心?或許2019年之后答案就會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