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金融投資版圖正急速擴展。繼微信之后,支付寶也針對信用卡還款收費,再度引發關于互聯網服務是否已經進入收費時代的討論。而背后,可能是阿里的金融業務在調整步伐。 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透露,已于近日完成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入股,持有
阿里的金融投資版圖正急速擴展。繼微信之后,支付寶也針對“信用卡還款”收費,再度引發關于“互聯網服務是否已經進入收費時代”的討論。而背后,可能是阿里的金融業務在調整步伐。
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透露,已于近日完成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約2.03億股,占其港股的11.74%和總已發行股份的4.84%。與此同時,螞蟻金服已經喊出兩年的“國際化戰略”目標再下一城——本月,螞蟻金服正式收購英國跨境支付公司WorldFirst(萬里匯),讓支付寶進入歐美市場的夢想又進一步。
在國內市場,阿里的金融業務也在調整步伐。**的消息是支付寶將對信用卡還款收服務費。2月21日,支付寶對外發布公告表示,為了持續向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自3月26日起,通過支付寶給信用卡還款將收取服務費。繼微信之后,支付寶也針對“信用卡還款”收費,再度引發關于“互聯網服務是否已經進入收費時代”的討論。
入股券商為集齊金融牌照“召喚神龍” ?
阿里本次入股中金,認購約2.03億股,按昨日(2月20日)中金收盤價17.9港元計算,花費高達36.34億港元。
根據中金公司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業績報告,按照這一持股比例,阿里巴巴成為了繼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55.68%)和騰訊(持股比例4.95%)之后的第三大股東。此前,2017年中金公司曾發布公告,騰訊認購中金全部2.075億H股新股,占已發行H股約13.65%及全部已發行股份約5.21%,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13.80港元。根據中金公司2018年半年報,騰訊已經完成入股,持有中金2.075億股股份,占已發行普通比例為4.95%。騰訊的認購合計耗資28.64億港元。
互聯網巨頭為何看上券商,花重金入股?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者為何會走到一起?
事實上,阿里和中金公司此前已有多年業務合作。中金公司作為中國**的投資銀行機構,在金融服務領域具備行業領先能力、豐富經驗以及創新基因。通過本次入股能結合雙方各自在金融、科技、數據等領域的專長,為客戶提供更創新、更全面的產品及服務。
此外,分析認為,對于阿里來說,更為重要的可能是金融七牌照難以抵擋的誘惑力。在牌照管理日漸嚴格背景下,集齊金融七牌照“召喚神龍”的夢想繼續吸引著各路資本入場。
目前國內金融牌照仍處于管制中,對于企業來說,拿下其中一張牌照都很不容易,不少大名鼎鼎的企業也沒有集齊七牌照,比如方正集團、安邦保險等。
分析指出,互聯網巨頭產業卡位、流量兌現采取入股頭部券商的方式,而牌照新設或控股中小券商的預期落空。在行業低迷時期,頭部券商的反卡位,將在未來行業復蘇中凸顯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此前還入股另一劵商華泰證券,相比之下,中金公司在高端客戶領域的優勢突出,而華泰證券則是整體經紀份額的龍頭地位比較穩固。
梳理阿里巴巴截止目前獲得的金融牌照,其旗下螞蟻金服已持有天弘基金、國泰財險、螞蟻小貸等金融公司的控股權,擁有支付、基金、保險、小貸、銀行等眾多領域的相關牌照。
阿里巴巴截止目前獲得的金融牌照
不過,對照被譽為可以“召喚神龍”成為金融財閥的主要7張金融牌照——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托、租賃,阿里目前尚缺證券、期貨、信托、租賃這四大類金融牌照。
大手筆入股券商,也可以看出阿里在這一層面上的用意。有券商人士分析,阿里入股中金應該是綜合考慮,首先是股權交易的便捷性,同時其他具備同樣財富管理能力的券商入股可能性很低,至于此次為何是由阿里入股而非螞蟻金服,猜測則可能是之前螞蟻收購德邦證券遇阻后綜合考慮。
螞蟻金服出海 突圍海外互聯網業務
“未來四年內,螞蟻金服的用戶要有一半在海外。” 兩年多以前螞蟻金服喊出這一國際化戰略目標的背后,其實是阿里布局東南亞電商的野心。
事實上,與其說是野心,也是不得不為之舉。國內的電商市場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漸漸趨于飽和,而東南亞正在迎來人口紅利。數據顯示,目前東南亞地區有6.5億人口,其中互聯網用戶為3.3億人,2020年有望增至4.8億人。這意味著東南亞互聯網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根據《2018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報告》,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預計將超過2,400億美元,其中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020億美元,而印尼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530億美元。印尼是東南亞**的電商市場,泰國和越南的電商市場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
而從近年來螞蟻金服的海外投融資動作中不難看出,先站穩東南亞,再進軍歐美,是其出海計劃的策略。
不過此前螞蟻金服在出海美國市場之路上并不順利。比如去年阿里欲以12億美元并購美國轉賬公司MoneyGram International(速匯金),由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安全理由拒絕批準交易,使得計劃泡湯,也令阿里拓展美國市場的嘗試再次受挫。阿里本希望通過對MoneyGram的收購,讓支付寶在美國占據一席之地,同時也可以向MoneyGram的客戶推銷宣傳其服務。MoneyGram在全球200個**中共計擁有大約24億個銀行賬戶或移動賬戶。
自2015年以來,螞蟻金服一直在努力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際網絡。在支付領域,布局了東南亞Paytm、HelloPay、Ascend Money等支付公司。其中對于印度移動支付平臺Paytem,早在2015年,螞蟻金服先后兩次投資,投資總額約8.15億美元。2018年,阿里又聯合軟銀完成對Paytm4.45億美元的注資。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目前 Paytm 電商平臺已入駐超過十萬家品牌,其中不少來自中國市場。Paytm 不止有電子錢包服務,同時也涉及銀行、保險、信貸等金融服務。此外還有螞蟻金服收購的電商Lazada旗下支付平臺HelloPay,之后改名為支付寶。
螞蟻金服近年來在海外的投融資記錄
大力推進支付出海的背后,也是阿里為了進一步拓展海外電商等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基礎建設需求。除電商業務之外,在海外社交、打車、外賣等領域,阿里也均有投資布局。比如去年10月,螞蟻金服以2.1億美元投資被稱為“印度版餓了么”的Zomato,該公司是印度使用人數*多的美食點評網站,目前估值約20億美元。
縱觀國內市場,無論是支付還是在線零售等互聯網業務,都已經火熱且趨于飽和,開辟國外市場進一步拓展業務也是大勢所趨。盡管出師美國市場不利,但是此番拿下英國支付公司WorldFirst,或許將是螞蟻金服進軍歐美市場跨出的一大步。
據悉,創立于2004年的英國跨境支付公司WorldFirst 支持歐洲VAT(Value Added Tax,增值稅)的支付,以及全球71個電商平臺的交易,包括Amazon(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站)、eBay、Walmart.com、日本樂天市場、Lazada、Opensky、Newegg、Cdiscount、PriceMinister等。
不過值得玩味的一點是,據《證券日報》報道及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螞蟻金服的收購范圍不包括WorldFirst的美國業務,其美國業務在交易前已經剝離給原有股東。而WorldFirst原有股東在評估其美國業務獨立運營的可行性之后,做出了關閉相關業務的決定。目前WorldFirst官網顯示,其美國業務板塊頁面已經停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