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調查結果 1、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法》的了解及對網絡消費環境的評價1. 57.8%的受訪者知道《電子商務法》。 ▲ 消費者是否知道《電子商務法》 2.微信、微博、貼吧、論壇等網絡平臺是受訪者了解《電子商務法》的主要渠道。 通過微信、微博、貼吧、論壇等網
主要調查結果
1、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法》的了解及對網絡消費環境的評價1. 57.8%的受訪者知道《電子商務法》。
▲ 消費者是否知道《電子商務法》
2.微信、微博、貼吧、論壇等網絡平臺是受訪者了解《電子商務法》的主要渠道。
通過“微信、微博、貼吧、論壇等網絡平臺”了解《電子商務法》的受訪者*多,占比71.1%;
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來了解,占比61.4%;
通過“相關部門發起的宣傳活動”及“身邊親友口頭相傳”了解的較少,分別占比35.6%和13.1%。
3. 52.8%受訪者對《電子商務法》的內容非常了解。
超過半數受訪者對《電子商務法》非常了解,占比52.8%;“比較了解”和“大致了解”的受訪者分別占比29.5%、15.8%;對《電子商務法》不了解的消費者較少,僅占比1.9%。
4.假冒商品屢禁不止、質量不合格商品較多,成為電商領域*突出的兩大問題。
近一半消費者認為“假冒商品屢禁不止”是電商領域*突出的問題;其次,“質量不合格商品較多”(42.4%)和“線上線下商品質量不一致”(40.6%)占較大比例。
▲ 電商領域突出的問題
5. 約六成受訪者希望通過政府或司法部門學習和理解《電子商務法》。
分別有63.9%和57.7%的受訪者希望通過政府和司法部門去學習和理解《電子商務法》;此外,消費者協會、專家學者、媒體等也是重要的學習渠道。
6. 49.1%的受訪者對電商環境現狀非常滿意。
▲ 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環境現狀滿意程度
7. 54.9%的受訪者認為《電子商務法》的出臺,對規范電子商務領域與凈化消費環境有很大作用。
▲ 《電子商務法》的出臺對規范電商領域與凈化消費環境的作用強度
8.受訪者對強化網購平臺和微商監管的呼聲較高。
近半數受訪者認為*需要加強監管的是網購平臺;其次,微商和外賣訂餐也亟待提升監管水平,分別占比33.9%和31.7%。
▲ *需要加強監督管理的領域
2、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法》主要規定的了解情況
1.劣質產品是微商和直播平臺等*突出的違法行為。
在微商和直播平臺等新興網絡交易平臺遇到“劣質產品”問題的受訪者比例**,占比47.5%;其次是冒牌貨和售后服務差等問題,分別占比39.2%和36.2%。
▲ 新興網絡交易平臺違法行為
2. 87.2%的受訪者認為在新興網絡交易平臺購物不提供發票或服務單據違反《電子商務法》。
認為在新興網絡交易平臺購物不提供發票或服務單據違法的受訪者占據大多數,占比87.2%;認為不違法的占比為8.4%;4.4%的受訪者不太清楚是否違法。
3. 76.4%的受訪者認為“好評返現”等活動違反《電子商務法》。
對于“好評返現”等活動,76.4%的受訪者認為違反了《電子商務法》;16.6%的受訪者認為未違法;7.0%的受訪者不太清楚是否違法。
4. 83.7%的受訪者認為刪除購物評價違反《電子商務法》。
83.7%的受訪者認為商家刪除購物評價違反了《電子商務法》;11.8%的受訪者認為未違反《電子商務法》;還有4.5%的受訪者不太清楚這是否違法。
5. 56.3%的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不合理。
39.8%的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合理;56.3%的受訪者認為這一現象不合理;還有3.9%的受訪者不清楚情況。
6. 80.3%的受訪者認為捆綁銷售違反《電子商務法》。
在對消費者進行捆綁銷售是否違法的調查時,80.3%的受訪者認為捆綁銷售有損消費者合法權益,違反《電子商務法》;而15.5%的受訪者則認為不違法,有些捆綁銷售商品會有優惠。
3、消費者11月11日網絡消費體驗
1. 56.9%的受訪者“雙11”參與了網絡購物。
在“雙11”當天,有56.9%的受訪者在網購平臺消費,而未參與網購的受訪者占比43.1%。
2.受訪者“雙11”人均網絡消費1,221元。
“雙11”當天,受訪者共消費846.8萬元,平均消費1,221元。其中,消費500元以下的受訪者*多,占比30.4%。
3. 28.9%的受訪者當天遭遇商家“雙11砍單”。
參與“雙11”購物的受訪者,28.9%遭遇了商家的“砍單”(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
4.受訪者被人均“砍單”345元。
受訪者共遭遇商家“砍單”金額69.16萬元,占消費總金額的8.2%,人均“被砍”344.6元。其中,商家“砍單”的金額84.0%為500元以下,占比*多。
5. 57.3%的受訪者主動申請退款,人均退款金額193元。
受訪者主動申請的退款總金額為133.7萬元,人均申請退款193元。其中,受訪者主動申請的退款金額500元以下*多,占比82.7%。
4、消費者在自營平臺和跨境電商的消費體驗情況
1. 57.6%的受訪者遇到過平臺自營商品售假問題。
當問及受訪者通過網絡平臺購買自營商品的有關情況時,57.6%的受訪者遇到假貨的問題;51.5%的受訪者遇到過質量問題;40.0%的受訪者認為自營商品與非自營商品不易區分。
2. 52.4%的受訪者遭遇過跨境電商商品售假問題。
當問及受訪者通過跨境電商購買商品的有關情況時2.4%的受訪者遇到假貨較多或真假混賣的問題;42.9%的受訪者遇到售后服務困難的問題;40.9%的受訪者遇到物流配送時間長的問題;34.9%的受訪者遇到投訴受理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