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出行原本提上日程的IPO計劃已經擱淺,此外,國內外賣業務暫停,共享單車業務推進也放緩。隨后,滴滴方面負責人也回應稱,目前公司上下都在全力以赴做安全,沒有上市方面的考慮。而近期,華爾街日報消息稱,許多投資者對滴滴出行
10月29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出行“原本提上日程的IPO計劃已經擱淺,此外,國內外賣業務暫停,共享單車業務推進也放緩”。隨后,滴滴方面負責人也回應稱,“目前公司上下都在全力以赴做安全,沒有上市方面的考慮”。而近期,華爾街日報消息稱,許多投資者對滴滴出行感到厭倦。
估值下降 滴滴被看衰
作為國內**的共享乘車公司,滴滴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快速成長,在國內網約車市場淘汰眾多對手,強勢“壟斷”90%的市場份額,2017年底拿到4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560億美元。當外界認為這位“獨角獸”會在2018年上市的時候,滴滴卻開始“水逆”了。3個月內,空姐案、樂清案兩起重大惡性事件,將滴滴的漏洞暴露在大家面前,兩起案件的犯罪人員都是滴滴的順風車司機,為此,滴滴全面下架順風車,同時推出“一鍵報警”功能,喊出“ALL IN ”的口號,但是消費者對此并不領情。
今天,滴滴公布了**期用戶意見征求的反饋,可以看出,用戶對于“一鍵報警”,乘車安全問題仍存在質疑,雖說滴滴已經在盡力整改,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滴滴的用戶在流失,受此影響,公司的增長營收預期放緩,影響公司價值。據知情人士透露,滴滴目前的估值大約500億,這與去年年底相差60億左右,而滴滴考慮今年加快IPO計劃,趕超Uber。如今股票被私下易主,部分投資者失去興趣,公司進入反思整改期,市場競爭力冷凍,政策要求等一系列困難都擋在上市前,滴滴的IPO之路今年恐難以實現。
審視自我 找回初心
2018年對于滴滴來說有點不太平,本來提上日程的IPO計劃被迫擱置,在趕超Uber的大好時機“翻車”,公司進入全面整改、反思階段。對于滴滴的遭遇,消費者、業內人士甚至滴滴自己似乎也有所預料,從2012年進入市場,6年時間,滴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接連完成融資。數據的增長背后,是業務質量水平的下降。
近年來,滴滴平臺下的服務不規范,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不斷出現,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創始人程維曾在采訪中表示,“在我看來,創業很少有**的困難。現在的創業是平衡的創業,不像過去依靠長板去贏,現在其實是不停地補短板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依照程維的想法,企業*終走向勝利的過程,是不斷補齊短板的過程,現在順風車事件頻發,似乎在提醒滴滴,過去幾年忘記補齊安全這塊短板。
滴滴順風車事件之后,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滴滴之所以會出現狀況,是因為這幾年他們太執著數據,沒看清自身定位,忘了自己是服務型企業,而程維也曾說“這個市場里,只要你不拼命的往前跑,就會被別人拖死”。
如何找回自我 讓出行美好
中國移動互聯網數據庫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至9月,滴滴的用戶數量從6429萬下降至6292萬,而嘀嗒、首汽、曹操、神州及易到等平臺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平臺服務變質,安全事故頻出成為用戶流失的主要原因,傭金過高,政策門檻上升也造成司機出走,如何在路口選擇?使滴滴陷入尷尬的境地,數據下滑,對手爭相趁虛而入的時刻,滴滴做出選擇,程維在道歉信中稱,“狂奔過程中好勝心蓋過了初心”?,F在的滴滴專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加強安全運營保障工作。
放緩腳步,開始總結,在業務、平臺安全體系上不斷反思,“美好出行”的初心,不是市場戰爭,**對手,現在的滴滴應該停下腳步,找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