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如今的雙11,阿里已不再拘泥于電商業務,而是思量著體系內各種資源的調度。10月19日,天貓營銷平臺總經理家洛宣布,阿里推出雙11合伙人計劃,天貓、淘票票、高德地圖、咸魚、口碑以及阿里體系中的各種平臺將全部加入雙11。此舉意味著,當線上與線
時光荏苒,如今的“雙11”,阿里已不再拘泥于電商業務,而是思量著體系內各種資源的調度。10月19日,天貓營銷平臺總經理家洛宣布,阿里推出雙11合伙人計劃,天貓、淘票票、高德地圖、咸魚、口碑以及阿里體系中的各種平臺將全部加入“雙11”。此舉意味著,當線上與線下共同聯動之時,將“雙11”的覆蓋范圍拓展至本地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借此阿里在中國互聯網二十年中積攢起的多維度資源首次接受“雙11”的檢驗。
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在雙11合伙人計劃中,阿里體系內的盒馬、口碑、餓了么等線下消費場景,以及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大潤發等賣場都會加入“雙11”。消費者在上述平臺與企業中進行消費時可獲得能量與紅包,獲取“雙11”中的紅利。家洛稱,阿里體系中線上平臺、線下企業將分別從10月20日和11月1日投入“雙11”的戰線中。
可見,阿里嘗試著用能量與紅包為消費者讓利,并以此方式盤活體系內各種平臺的資源,促使多維度的資源形成捆綁實現聯動。新零售發展已歷時兩年,隨著雙11合伙人計劃落地,阿里開始對體系內的資源進行整合、梳理業務框架,檢驗體系內流量流轉以及變現的成效。
與此同時,今年“雙11”,阿里將集聚超過18萬個品牌,除了在線交易,還將有**各大城市的20萬家新零售門店進行參與。從**年的27個品牌,到現在的超過18萬個;從單一的服飾行業,到手機數碼、家電、汽車、美妝、食品、母嬰、圖書等全品類覆蓋。
實際上,即將走過十年的“雙11”需要更多的創新方式帶動消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稱,今年的“雙11”是阿里總結和面向未來的窗口,阿里將借此對體系內的資源進行檢閱和大演兵。張勇坦言,*開始的“雙11”僅僅是阿里求生存的一種手段,如今則成為全中國的商業大巡禮,成為了“商業的奧林匹克”。“阿里需要通過主動引導、創新的方式改變商業發展和服務消費者的方式。”
“雙11”產生的現象級商業盛事是中國互聯網不斷創新的集中反映。從2009至2017年,“雙11”成交量從5200萬到1682億,從電商到實體,從單一的線上渠道到多渠道融合,創新驅動著中國商業社會發生巨大變遷。數字變化的背后是商業與消費達到新高度后走向常態化的過程,創新便是背后的推力。張勇稱,通過改造升級原有的商業設施和商業力量,存量的商業設施才能爆發出新的力量,展示數字經濟的實力。
步入第十年的“雙11”,正在展現阿里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和經濟體內的化學反應。十年“雙11”,見證了阿里成為數字化商業基礎設施的全過程。實際上,每年的“雙11”都是一次商業、支付、物流與服務等社會商業基礎設施的大考,不斷推高商業效能的極限。阿里向外擴充版圖,延展商業外延的過程,也是阿里不斷創新跟隨商業發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