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和摩拜單車并駕齊驅的ofo,曾經被市場認為是共享風口下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曾經的叱咤風云,早已變成了今天的茍延殘喘;摩拜被美團收購,哈羅也成為了阿里旗下的一員,唯有ofo不知要歸向何處。 9月26日,有相關媒體稱阿里系阻擾滴滴收購ofo遭到了
作為曾經和“摩拜單車”并駕齊驅的ofo,曾經被市場認為是共享風口下**代表性的公司之一。曾經的叱咤風云,早已變成了今天的“茍延殘喘”;摩拜被美團收購,哈羅也成為了阿里旗下的一員,唯有ofo不知要歸向何處。
9月26日,有相關媒體稱阿里系阻擾滴滴收購ofo遭到了阿里方面的否認。阿里相關負責人表示“阿里和螞蟻金服在ofo并沒有外界所傳言的一票否決權,自然也沒有能力阻止ofo被收購;”并且還稱他們并不了解曾經有過滴滴收購ofo的方案。
曾經的ofo是資本力量強大**的體現。從2014年成立至今,短短的4年時間這件公司已經完成了超過20億美元的融資,一度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可當熱度褪去之后,ofo的日子似乎一直處于艱難求生當中。
過去兩個月,ofo要“賣身滴滴”的傳聞不絕于耳。從之前的報道中稱早在7月底,ofo和滴滴的談判就已經接近尾聲了,滴滴對ofo的收購價格大約在15億美元左右。但之后又傳出滴滴和螞蟻金服會共同出資收購ofo,同時對于ofo的債務也會一并承擔,價格在14億美元。直到8月下旬還不斷有媒體稱滴滴與ofo之間的協議似乎已經達成,價格相比于之前也有所上漲,*終在20億美元。
但關于這些報道,ofo相關人員都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否認,滴滴方面對此也一直沒有回應。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其實自今年以來,滴滴和ofo之間進行多輪談判是不爭的事實,但*終因何談判無果就不得而知了。也有相關知情人士稱滴滴在與ofo進行的這些談判當中至少有兩次出價“是毫無誠意”的,并且這背后會不會存在什么條款也無人知曉。
但不管事實如何,現在的ofo缺錢是肯定的。共享單車為“解決**一公里”的美好愿景而生,但資本的大舉涌入打亂了行業發展正常的步伐。不斷的靠著補貼,燒錢競爭,狂歡過后卻是一片落寞。
即便摩拜被美團收購了,但從之前流出來的一份財務報表中顯示摩拜上半年單月虧損達到了4億。而對ofo來說,虧損價格肯定不會比摩拜低到哪里去。
近期關于ofo的負面消息越來越多,包括用戶的押金退款困難,客服電話無人接聽;同時還拖欠包括云鳥,德邦等多家物流公司在內數億元的欠款;從7月初開始,ofo開始相繼退出美國,澳洲等多個海外市場。
目前來說,財務危機是擺在ofo面前**的困難。對于ofo*終解決會如何,一位接近ofo管理團隊的知情人士稱**的可能是被滴滴收購,當然賣身阿里系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ofo何時不再辟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