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馬云聲稱可將支付寶隨時獻給國家。 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像支付寶、微信這樣的頂級頭部公司仍然在政策之下如履薄冰。這無疑給成千上萬的創業公司帶來一點警示:再大的金融夢想也有高懸的政策天花板。 前幾天,央行發布一重要通知: 宣布將支付機構客
十幾年前,馬云聲稱可將支付寶隨時獻給**。
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像支付寶、微信這樣的**頭部公司仍然在政策之下如履薄冰。這無疑給成千上萬的創業公司帶來一點警示:再大的金融夢想也有高懸的政策天花板。
前幾天,央行發布一重要通知:
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
而這則消息,與支付寶、微信這樣的支付巨頭休戚相關。
想要知道這則消息有多重要,邦哥先來科普一下,什么是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這個本質上是客戶充值后未進行交易的資金,也就是沉淀在支付機構賬戶內的資金。
客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消費轉賬過程中,由于存在結算周期的時間差,會在備付金賬戶內沉淀出一定規模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的利息收入歸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有,但只能進行銀行存款、基金購買,不能進行放貸等投資。
根據人民銀行的要求,支付機構把客戶備付金存管在商業銀行的專戶內。但因為客戶備付金是以支付機構的名義存放在銀行的,對銀行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存款。為了爭取備付金的存放,銀行向支付機構支付利息。
不要小看這個支付備付金,它產生的利息收益是支付、微信這樣的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肥肉。
這塊肥肉有多肥?中國基金報做過統計,有些小的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到50億,那么一年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就能有一個億以上。而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而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支付巨頭沉淀的客戶備付金規模合計約萬億元左右,占全部支付機構備付金總量的90%以上。
也就是說,支付寶財付通兩家一年的利息收入保守也有100億以上!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
簡而言之,以前是支付寶/微信—銀行賬戶,現在是支付寶/微信—銀聯—銀行賬戶。以前它們避免了跟銀聯打交道,資金成本比現在低得多,因為刷卡結算的手續費大頭都去了銀聯,這也是為啥正規pos機比山寨pos機費率高的原因。
等于網聯平臺是央行強加給第三方支付的一個中介機構。有人說,網絡時代是“去中介化”的,但由于“去中介”的同時完成了“去監管”,所以政府不會答應。網聯就是這樣誕生的。
是的,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
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件666元的梅西球衣,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工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
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
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工行;
3、工行在你的賬戶扣掉666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
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過去,支付機構普遍繞開清算組織直接與銀行接入,實現資金跨行清算。這么做的好處在于,費率可與銀行談判,從而節約清算通道費用。同時,資金流和信息量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較“自由”,并由此衍生出許多“金融”服務。
“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原有的直連通道都相繼作廢。直接影響支付機構成本的費率也沒了談判空間。
除了沒有了利潤空間,更加強了對于第三方支付的強監管。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管。畢竟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
“斷直連”有什么意義?
1、解決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
誠如開頭提到的客戶備付金,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切斷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
2、防止洗錢
這些線上支付平臺受到**監管,通過網聯進行清算,就會知道資金的流向,避免發生洗錢活動,**監控不到,其次央行知道了貨幣的流動情況,制定貨幣政策,有利于發行或回籠貨幣,避免通貨膨脹或緊縮。
3、央行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畢竟,數據壟斷比技術壟斷更難突破,容易產生所謂的數字鴻溝問題,形成信息孤島。金融數據依賴于大數據,信息孤島的形成不利于行業良好的發展行業、生態。
所以,爭奪這些數據的控制權,也是央行推出網聯的重要原因。
4、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更加安全了。舉個例子,當你銀行卡里的錢通過第三方快捷方式被盜刷,然后你去銀行查流水想知道這筆錢的去向的時候就知道了,根本查不到,你只能認倒霉!所以**這么做,我們的資金安全也更加有保障了。
針對央行的這兩條政策,騰訊只好被迫調整它的應對措施。
7月1日,騰訊理財通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8月1日起,僅有理財通鉑金、黃金會員的信用卡還款手續費繼續享受全免政策,“愛定投計劃”固定轉入500元以上的用戶也可以繼續享受免費還款服務。
除此之外,所有理財通用戶的每筆信用卡還款都將被收取0.1%的費用,**一毛錢。關于這次調整,騰訊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適當平衡成本和可持續發展。
“如果有****需要支付寶,我想都不會想,會在1秒鐘內把這個公司全部送給**。”
在支付寶剛剛面世之時,馬云笑言已經做好*壞的打算,畢竟創立初期沒有銀行牌照。在被采訪的視頻中,馬云還是強調一點,只要**有需要,支付寶隨時會上交**。
到如今,“一語成讖”,所有支付平臺中涉及到銀行賬戶的業務都要通過“網聯”處理。